- 《东坡易》书籍简介举世皆知苏东坡为一代文豪,却很少有人知道他是一个“易学大师”,曾经写过一本《东坡易传》。 苏轼幼时便随眉山道士张易简读书学《易》,少年时欲入山林当道士,终生与道士高人交往频繁,深晓《周易》占卜和“胎息”养生之术,并自称“铁冠道人”。其父苏洵精通《太玄》,晚年欲作《易传》未成,遗命苏轼继作此书。苏轼于45岁左右被贬官于黄州时开始撰
- 《东坡易》第一卦 乾 乾为天 乾上乾下“乾”:元亨,利贞。 初九,潜龙勿用。 “乾”之所以取于“龙”者,以其能飞能潜也。飞者其正也,不能其正而能潜,非天下之至健,其孰能之?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飞者,龙之正行也;天者,龙之正处也。见其在田,明其可安而非正也。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三,非龙德欤?曰:否。进乎龙矣。此上下之际、祸福
- 《东坡易》第二卦 坤 坤为地 坤上坤下“坤”,元亨,利牝马之贞。 龙,变化而自用者也。马,驯服而用于人者也。为人用而又牝焉,顺之至也。至顺而不贞,则陷于邪,故“利牝马之贞”。 君子有攸往,先迷,後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彖》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牝马地类,行地无疆,柔顺利贞。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後顺得常。西南得朋,乃
- 《东坡易》第三卦 屯 水雷屯 坎上震下“屯”: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 因世之“屯”,而务往以求功,功可得矣;而争功者滋多,天下之乱愈甚,故“勿用有攸往”。虽然我则不往矣,而天下之欲往者皆是也①,故“利建侯”。天下有侯,人各归安其主②,虽有往者,夫谁与为乱? “校注” ①欲往者:《苏氏易传》作“
- 《东坡易》第四卦 蒙 山水蒙 艮上坎下“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 《彖》曰:“蒙”,山下有险,险而止,“蒙”。“蒙,亨”,以亨行时中也。“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应也。“初筮告”,以刚中也;“再三渎,渎则不告”,渎蒙也。蒙以养正,
- 《东坡易》第五卦 需 水天需 坎上乾下“需”: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 《彖》曰:需,须也。险在前也。刚健而不陷,其义不困穷矣。“需,有孚,光亨,贞吉”,位乎天位,以正中也。 谓九五也。“乾”之欲进,凡为“坎”者皆不乐也,是故四与之抗,伤而后避;上六知不可抗,而敬以求免,夫敬以求免,犹有疑也。物之不相疑者,亦不以敬相摄矣,至于五则不然,
- 《东坡易》第六卦 讼 天水讼 乾上坎下“讼”:有孚,窒,惕,中吉;终凶。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 《彖》曰:“讼”,上刚下险,险而健,讼。“讼,有孚,窒,惕,中吉”,刚来而得中也。“终凶”,讼不可成也。 初六信于九四,六三信于上九,而九二塞之,故曰:“有孚,窒。”而九四、上九亦不能置而不争,此“讼&rdqu
- 《东坡易》第七卦 师 地水师 坤上坎下“师”,贞丈人吉,无咎。 丈人,《诗》所谓“老成人”也。夫能以众正有功而无后患者,其惟丈人乎?故《彖》曰:“吉,”又何咎矣! 《彖》曰:师,众也。贞,正也。能以众正,可以王矣。刚中而应,行险而顺,以此毒天下,而民从之,吉,又何咎矣! 用师,犹以药石治病,故曰“毒天下”。 《象》曰:地中有水,&ldq
- 《东坡易》第八卦 比 水地比 坎上坤下“比”:吉。原筮,元永贞,无咎。不宁方来,后夫凶。 《彖》曰:比,吉也。比,辅也。下顺从也。“原筮,元永贞,无咎”,以刚中也。 “比:吉”,“比”未有不吉者也。然而比非其人,今虽吉,后必有咎。故曰“原筮”。筮所从也,“原”,再也。再筮,慎之至也。&ldqu
- 《东坡易》第九卦 小畜 风天小畜 巽上乾下“小畜”,亨。密云不雨,自我西郊。 《彖》曰:小畜,柔得位而上下应之,曰“小畜”。 谓六四也。六四之谓小矣,五阳皆为六四之所畜,是以大而畜于小也。 健而巽,刚中而志行,乃亨。 未畜而亨,则“巽”之所以畜“乾”者,顺之而已。 “密云不雨”,尚往也;“自我西郊&rd
- 《东坡易》第十卦 履 天泽履 乾上兑下履虎尾,不咥人,亨。 《彖》曰:“履”,柔履刚也。说而应乎“乾”,是以“履虎尾,不咥人,亨”。刚中正,履帝位而不疚,光明也。 “履”之所以为“履”者,以三能履二也。有是物者不能自用,而无者为之用也。“乾”有九二,“乾”不能用,而使六
- 《东坡易》第十一卦 泰 天地泰 坤上乾下“泰”,小往大来,吉,亨。 《彖》曰:“泰,小往大来,吉,亨”。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内阳而外阴,内健而外顺,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 阳始于“复”而至于“泰”。“泰”而后为“大壮”,“大壮”而后为&
- 《东坡易》第十二卦 否 地天否 乾上坤下“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 《彖》曰:“‘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则是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也。内阴而外阳,内柔而外刚,内小人而外君子,小人道长,君子道消也。 《春秋传》曰:“不有君子,其能国乎?”君子道消,虽有国,与无同矣。 《象》曰:天地不交,“
- 《东坡易》第十三卦 同人 天火同人 乾上离下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贞 《彖》曰:“同人”,柔得位得中,而应乎乾,曰“同人”。 此专言二也。 “同人”曰:“同人于野,亨。” 此言五也,故别之。 利涉大川,“乾”行也。 “野”者,无求之地也。立于无求之地,则凡从我者,皆诚同也。彼非诚同,
- 《东坡易》第十四卦 大有 火天大有 离上乾下“大有”:元亨。 《彖》曰:“大有”,柔得尊位,大中。而上下应之,曰“大有”。 谓五也。“大”者皆见“有”于五,故曰“大有”。 其德刚健而文明,应乎天而时行,是以“元亨”。 《象》曰:火在天上,“大有”。
- 《东坡易》第十五卦 谦 地山谦 坤上艮下“谦”,亨。君子有终。 《彖》曰:“谦,亨”。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 此所以为“谦、亨”也。 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人道恶盈而好谦。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终也。 此所以为“君子有终”也。不于其终观之,则争而得、谦而失者,盖有之矣。惟相要于究极,然后知谦之必胜也。 《象》曰:
- 《东坡易》第十六卦 豫 雷地豫 震上坤下“豫”:利建侯行师。 “豫”之言暇也。暇以乐之,谓“豫”。建侯所以“豫”,“豫”所以行师也,故曰“利建侯行师”。有民而不以分人,虽欲“豫”可得乎?子重问晋国之勇,栾鍼曰:“好以暇。”是故惟暇者为能师。 《彖》
- 《东坡易》第十七卦 随 泽雷随 兑上震下“随”:元亨,利贞,无咎。 《彖》曰:“随”,刚来而下柔,动而说,“随”。大亨,贞无咎,而天下随时。“随”之时义大矣哉! 大、时不齐,故随之世,容有不随者也。责天下以人人随己而咎其贞者,此天下所以不说也,是故“大亨”而“利贞”者。贞者无咎,而天下随时。时者
- 《东坡易》第十八卦 蛊 山风蛊 艮上巽下“蛊”:元亨,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後甲三日。 《彖》曰:“蛊”,刚上而柔下,“巽”而止,“蛊”。“蛊,元亨”,而天下治也。“利涉大川”,往有事也。“先甲三日,後甲三日”,终则有始,天行也。 器久不用而虫生之,谓之“蛊&r
- 《东坡易》第十九卦 临 地泽临 坤上兑下“临”:元亨,利贞。至于八月,有凶。 《彖》曰:“临”,刚浸而长,说而顺,刚中而应,大亨,以正天道也。至于“八月有凶”,消不久也。 “复”而阳生。凡八月而二阴至,则“临”之二阳尽矣,方长而虑消者,戒其速也。 《象》曰:泽上有地,“临”。君子以教思无穷,容
- 《东坡易》第二十卦 观 风地观 巽上坤下“观”:盥而不荐,有孚颙若。 《彖》曰:大观在上,顺而巽,中正以观天下。“观,盥而不荐,有孚颙若”,下观而化也。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 无器而民趋,不言而物喻者,“观”之道也。圣人以神道设教,则赏爵刑罚有设而不用者矣。寄之宗庙,则“盥而不荐”者也。盥者以诚,荐者以味。 《象
- 《东坡易》第二十一卦 噬嗑 火雷噬嗑 离上震下“噬嗑”:亨,利用狱。 道之衰也,而物至于相“噬”以求合教化,则已晚矣,故“利用狱”。 《彖》曰:颐中有物,曰“噬嗑”。 所以为“噬嗑”者,四也;否则为“颐”矣。 “噬嗑”而“亨”,刚柔分,动而明。 &
- 《东坡易》第二十二卦 贲 山火贲 艮上离下“贲”:亨,小利有攸往。 《彖》曰:“贲,亨”,柔来而文刚,故亨;分刚上而文柔,故“小利有攸往”。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 刚不得柔以济之,则不能“亨”;柔不附刚,则不能有所往,故柔之“文刚”,刚者所以“亨”也;刚之“文柔”,柔者
- 《东坡易》第二十三卦 剥 山地剥 艮上坤下“剥”:不利有攸往。 《彖》曰:“剥”,剥也,柔变刚也。“不利有攸往”,小人长也。顺而止之,观象也。 见可而后动。 君子尚消息盈虚,天行也。 《象》曰:山附於地,“剥”;上以厚下安宅。 身安而民与之,则“剥”者自衰,不与之校也。 初六:剥床以足,蔑;贞凶。 《象》曰:&
- 《东坡易》第二十四卦 复 地雷复 坤上震下“复”,亨。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利有攸往。 《彖》曰:“复,亨”。刚反动而以顺行,是以“出入无疾”。 自“坤”为“复”,谓之“入”;自“复”为“乾”,谓之“出”。&
- 《东坡易》第二十五卦 无妄 天雷无妄 乾上震下“无妄”,元亨,利贞。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 《彖》曰:“无妄”,刚自外来而为主於内。 谓初九。 动而健,刚中而应。 谓九五。 大亨以正,天之命也。 “无妄”者,天下相从于“正”也。“正”者,我也;天下从之者,天也。圣人能必正,不能使天下必从,故以“无妄&r
- 《东坡易》第二十六卦 大畜 山天大畜 艮上乾下“大畜”:利贞,不家食,吉;利涉大川。 《彖》曰:“大畜”,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其德。 刚健者,“乾”也;笃实者,“艮”也;辉光者,二物之相磨而神明见也。“乾”不得“艮”,则素健而已矣①;“艮”不得“乾”,则
- 《东坡易》第二十七卦 颐 山雷颐 艮上震下“颐”:贞吉。观颐,自求口实。 《彖》曰:“颐,贞吉”,养正则吉也。“观颐”,观其所养也。 谓上九。 “自求口实”,观其自养也。 谓初九。 天地养万物,圣人养贤以及万民,“颐”之时大矣哉! 《象》曰:山下有雷,“颐”;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 上止
- 《东坡易》第二十八卦 大过 泽风大过 兑上巽下“大过”:栋桡,利有攸往,亨。 《彖》曰:“大过”,大者过也。“栋挠”,本末弱也。刚过而中,巽而说行,“利有攸往”,乃亨。 二五者,用事之地也。阳自内出,据用事之地而摈阴于外,谓之“大过”,大者过也。阴自外入,据用事之地而囚阳于内,谓之“小过”,小者过也。
- 《东坡易》第三十卦 离 离为火 离上离下“离”。 火之为物,不能自见,必丽于物而后有形。故“离”之象,取于火也。 利贞,亨。畜牝牛吉。 《彖》曰:“离”,丽也。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 言万物各以其类丽也。 重明以丽乎正,乃化成天下;柔丽乎中正,故“亨”,是以“畜牝牛吉”也。 六丽:二、五是柔丽中正也。物之
- 《东坡易》第三十一卦 咸 泽山咸 兑上艮下“咸”:亨,利贞。取女吉。 《彖》曰:“咸”,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止而说,男下女,是以“亨,利贞,取女吉也”。 下之而后得,必贞者也。取而得贞,取者之利也。 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情者,其诚然也。“云从龙,风从虎”,无故而相从者,岂容
- 《东坡易》第三十二卦 恒 雷风恒 震上巽下“恒”:亨,无咎,利贞。利有攸往。 《彖》曰:“恒”,久也。刚上而柔下,雷风相与,“巽”而动,刚柔皆应,“恒”。“恒,亨,无咎,利贞”,久於其道也。 所以为“恒”者,贞也。而贞者施于既“亨、无咎”之后者也。上下未交,恩泽未渥,而骤用
- 《东坡易》第三十三卦 遯 天山遯 乾上艮下“遯”:亨,小利贞。 《彖》曰:“遯,亨”,遯而亨也。 阴盛于“否”而至于“剥”,君子未尝不居其间也。“遯”以二阴而伏于四阳之下,阴犹未足以胜阳,而君子遂至于遯。何也?曰:君子之遯,非直弃去而不复救也,以为有亨之道焉。今夫二阴在内,“遯”之主也;其势至锐,
- 《东坡易》第三十四卦 大壮 雷天大壮 震上乾下“大壮”:利贞。 《彖》曰:“大壮”:大者壮也。刚以动,故壮。“大壮,利贞”,大者,正也,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见矣。 以大者为正,天地之至情也。 《象》曰:雷在天上,“大壮”。君子以非礼弗履。 所以全其勇、壮也。 初九:壮于趾,征凶有孚。 《象》曰:“壮于趾”,其孚穷也。
- 《东坡易》第三十五卦 晋 火地晋 离上坤下“晋”: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 《彖》曰:“晋”,进也。明出地上,顺而丽乎大明,柔进而上行。是以“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也。 “晋”以“离”为君,“坤”为臣。“坤”之为物广大博厚,非特臣尔,乃诸侯也。故曰&ldquo
- 《东坡易》第三十六卦 明夷 地火明夷 坤上离下“明夷”:利艰贞。 《彖》曰:明入地中,“明夷”。内文明而外柔顺,以蒙大难,文王以之。“利艰贞”,晦其明也。内难而能正其志,箕子以之。 《象》曰:明入地中,“明夷”,君子以莅众,用晦而明。 王弼曰:显明于外,乃所辟也。 初九:明夷于飞,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有攸往,主人有言。 《象》曰:&l
- 《东坡易》第三十七卦 家人 风火家人 巽上离下“家人”:利女贞。 《彖》曰:“家人”,女正位乎内。 谓二也。 男正位乎外。 谓五也。 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 《象》曰:风自火出,“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火之所以盛者,风也;火盛而风出焉。家之所以正者,我也;家正而我与焉
- 《东坡易》第三十八卦 睽 火泽睽 离上兑下“睽”:小事吉。 《彖》曰:“睽”,火动而上,泽动而下,二女同居,其志不同行。说而丽乎明,柔进而上行,得中而应乎刚。 谓五也。 是以“小事吉”。 有“同”而后有“睽”。“同”而非其情,“睽”之所由生也。“说&rdqu
- 《东坡易》第三十九卦 蹇 水山蹇 坎上艮下“蹇”:利西南,不利东北。利见大人,贞吉。 《彖》曰:“蹇”,难也,险在前也。见险而能止,知矣哉!“蹇,利西南”,往得中也。“不利东北”,其道穷也。 “艮”,东北也;“坎”,北也。难在东比,则西南者无难之地也。君子将有意乎犯难以靖人,必先靖其身,是故立于无
- 《东坡易》第四十卦 解 雷水解 震上坎下“解”:利西南。无所往,其来复,吉。有攸往,夙吉。 《彖》曰:“解”,险以动,动而免乎险,解。“解,利西南”,往得众也;“其来复,吉”,乃得中也。“有攸往,夙吉”,往有功也。 所以为“解”者,“震”也,“坎”
- 《东坡易》第四十二卦 益 风雷益 巽上震下益:利有攸往,利涉大川。 《彖》曰:“益”,损上益下,民说无疆。自上下下,其道大光。“利有攸往”,中正有庆。“利涉大川”木道乃行。 六四自损以益下,“巽”之致用,未有如“益”者也,故曰“木道乃行”。涉川者,用木之道也。 “益”,动
- 《东坡易》第四十三卦 夬 泽天夬 兑上乾下“夬”:扬于王庭,孚号有厉;告自邑,不利即戎;利有攸往。 《彖》曰:“夬”,决也,刚决柔也。健而说,决而和。“扬于王庭”,柔乘五刚也;“孚号有厉”,其危乃光也。 五阳而一阴,阴至寡弱而皆乘于决者,以其得所附也。上六之所乘者,九五之刚,所谓“王”也。欲决上六,必暴扬之于王之庭,此其
- 《东坡易》第四十四卦 姤 天风姤 乾上巽下“姤”,女壮,勿用取女。 《彖》曰:“姤”,遇也,柔遇刚也。“勿用取女”,不可与长也。 “姤”者,所遇而合,无适意之谓也。故其女“不可与长”。 天地相遇,品物咸章也。 “姤”者,“乾”之末,“坤”之始也,
- 《东坡易》第四十五卦 萃 泽地萃 兑上坤下“萃”:亨。王假有庙,利见大人,亨,利贞。用大牲,吉。利有攸往。 《彖》曰:“萃”,聚也;顺以说,刚中而应,故聚也。“王假有庙”,致孝享也。“利见大人,亨”,聚以正也。 《易》曰:“方以类聚,物以群分。”有“聚”,必有党;有党,必有争。故“萃&
- 《东坡易》第四十六卦 升 地风升 坤上巽下“升”:元亨。用见大人,勿恤;南征吉。 《象》曰:柔以时,“升”,“巽”而顺,刚中而应,是以大亨。“用见大人,勿恤”,有庆也。 “巽”之为物,非能破坚达强者也。幸而遇“坤”,故能“升”。其升也有时,故曰“柔以时,升&rd
- 《东坡易》第四十七卦 困 泽水困 兑上坎下“困”:亨,贞大人吉,无咎;有言不信。 《彖》曰:“困”,刚揜也。 九二为初六、六三之所揜,九四、九五为六三、上六之所揜,故“困”。“困”者坐而见制,无能为之辞也。阴之害阳者多矣,然皆有以侵之;夫惟侵之,是以阳不能堪而至于战。战者有危道也,而无所谓“困”。“困&rdq
热门标签
星座查询
情侣速配
性格解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