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易》上经
    乾(一)  经文:  乾(1):元亨,利贞(2)。  初九(3):潜龙勿用(4)。  九二:见龙在田(5),利见大人(6)。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7),夕惕若厉(8),无咎(9)。  九四:或跃在渊(10),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11)。  用九(12):见群龙,无首吉(13)。  注释:  (1)乾:卦名。帛书《易经》(以下简称帛《易》)作“键&rdq
  • 《周易》下经
    咸(三十一)  经文:  咸(1):亨,利贞。取女,吉(2)。  初六:咸其拇③。  六二:咸其腓④,凶。居吉。  九三:咸其股,执其随⑤,往吝。  九四:贞吉,悔亡。憧憧往来,朋从尔思⑥。  九五:咸其脢⑦,无悔。  上六:咸其辅颊舌⑧。  注释:  ①咸:卦名。有感应,交感之意,引申为夫妇之道。  ②取女,吉:娶此女,则吉利。取,娶。  ③咸其拇:脚拇趾感应而动。拇,即脚大指。  ④咸其腓;腿肚子
  • 彖上
    彖上《乾》——《履》  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②。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③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④。“牝马&rdq
  • 彖下
    彖下《咸》——《解》  咸,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止而说,男下女,是以“亨”,利贞,取女“吉”也。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1)恒,久也。刚上而柔下,雷风相与,巽而动,刚柔皆应,恒。恒“亨,无咎,利贞”,久于其道也。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ld
  • 象上
    注释:  (1)象,此指卦象。《周易》是一部专设卦画以示卦象之书。“易者象也。”易象是对自然之象的效法,“象也者,像此者也。”从广义角度看,《周易》卦爻辞、及《说卦》所列之象皆为卦象,故“彖者,言乎象者也”。“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系辞》)。”所以先儒有将象分为二种者:“象辞或有实象,或有假象
  • 象下
    象下《咸》——《睽》  山上有泽,咸。君子以虚受人。“咸其拇”,志在外也。虽“凶居吉”,顺不害也。“咸其股”,亦不处也。志在“随”人,所“执”下也。“贞吉悔亡”,未感害也。“憧憧往来”,未光大也。“咸
  • 文言
    “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2)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贞。”(3)初九曰:“潜龙勿用。”何谓也?子曰:“龙德而隐者也
  • 系辞上
    (一)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2)动静有常,刚柔断矣。(3)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4)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雷。(5)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6)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简能。(7)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易间而天下
  • 说卦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著,(2)参天两地而倚数,(3)观变于阴阳而立卦,(4)发挥于刚柔而生爻,(5)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6)  注释:  (1)案马王堆出土帛书《系辞》杂有今本《说卦》前三章,《隋书·经藉志》载:“及秦焚书,……唯失《说卦》三篇。”可以断定《说卦》在流传过程中有错简、误论现象。因材
  • 序卦
    (一)  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①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故受之以屯。屯者,盈也。屯者,物之始生也。②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蒙者,蒙也,物之穉也。③物穉不可不养也,故受之以需。需者,饮食之道也。④饮食必有讼,故受之以讼。讼必有众起,故受之以师,师者,众也。⑤众必有所比,故受之以比。比者,比也。比必有所畜,故受之以小畜。⑥物畜然后有礼,故受之以履。履而泰然后安,故受之以泰。泰者,通也。⑦物不可以终通,故受之
  • 杂卦
    乾刚坤柔,比乐师忧(1)。临观之义,或与或求。屯见而不失其居,蒙杂而著(2)。震,起也;艮,止也。损益,盛衰之始也。大畜,时也;无妄,灾也(3)。萃聚而升不来也,谦轻而豫怠也。噬嗑,食也;贲,无色也。兑见而巽伏也(4)。随,无故也;蛊,则饬也。剥,烂也;复,反也。晋,昼也;明夷,诛也(5)。井通而困相遇也。咸,速也;恒,久也。涣,离也;节,止也。解,缓也;蹇,难也。睽,外也;家人,内也。否泰,反其类也
共有11条信息1/11

星座查询

情侣速配

性格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