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易集解》卷十四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 干宝曰:衍,合也。 崔觐曰:案《说卦》云: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参天两地而倚数。既言蓍数,则是说大衍之数也。明倚数之法当参天两地。参天者,谓从三始,顺数而至五、七、九,不取于一也。两地者,谓从二起,逆数而至十、八、六,不取于四也。此因天地致上,以配八卦,而取其数也。艮为少阳,其数三。坎为中阳,其数五。震为长阳,其数七。乾为老阳,其数九。兑为少阴,其数
- 《周易集解》卷十五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 虞翻曰:象谓三才成八卦之象。乾坤列东,艮兑列南,震巽列西,坎离在中,故“八卦成列”,则“象在其中”。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是也。 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 虞翻曰:谓参重三才为六爻,发挥刚柔,则“爻在其中”。六画称爻。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 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 虞翻曰:谓十二消息。九六相变,刚
- 《周易集解》卷十六《易》曰:不远复,无祗悔,元吉。 侯果曰:复初九爻辞。殆,近也。庶,冀也。此明知微之难。则知微者唯圣人耳。颜子亚圣,但冀近于知微而未得也。在微则昧,理章而悟,失在未形,故“有不善”。知则速改,故无大过。 天地絪缊,万物化醇。 虞翻曰:谓泰上也。先说否,否反成泰,故不说泰。天地交,万物通,故“化醇”。 孔颖达曰:以前章利用安身以崇德也。安身之道,在
- 《周易集解》卷十七昔者圣人之作易也, 孔颖达曰:据今而称上代,谓之昔昔。聪明睿智,谓之圣人,卿伏羲也。 案《下系》云: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始作八卦。今言作易,明是伏羲,非谓文王也。 幽赞于神明而生蓍, 荀爽曰:幽,隐也。赞,见也。神者在天,明者在地。神以夜光,明以昼照。蓍者,册也。谓阳爻之册三十有六,阴爻之册二十有四,二篇之册万有一千五百二十。上配列宿,下副物数。生蓍者,谓蓍从爻中生也。 干宝曰:幽昧,人所未
- 《周易江湖》内容简介希望你能够习惯这种讲经说史的方式—。一虽然貌似“大话”,其实却是“正说”;虽然貌似诙谐的游戏。其实却隐藏着思考的题目;虽然貌似讲古,其实却千丝万缕地关联着当下。 讲经说史,在经史之外,讲的还有我们思考问题的方式,还有在骗局和迷雾中磨练眼力的方法,还有其他种种。这套书会慢慢把国学经典一部部讲来,用最轻松的语言来解读最晦涩的思想和最费解的历史。如
- 《周易江湖》自序——让了解《周易》的过程像阅读推理小说一样有趣 《周易》是出了名了扑朔迷离、晦涩难懂,那么,古人是怎么读《周易》的呢?是怎么用《周易》的呢?本书从考察最贴近《周易》诞生时代的历史文献入手,详细讲解《左传》里的丰富卦例,再和曲折离奇的历史事件结合起来——叙述是有趣的,讲解是易懂的,史料是扎实的,分析和启发是可以让你当成智力游戏一样来玩的。 阅读应该是一
- 如果你的邻居是“九五之尊”讲《周易》的人太多了,古往今来算一算,单是著书立说的就已经成百上千了,所以呢,既不在乎多我一家,也不在乎少我一家。 我当初读别人种种相关论著的时候,最感兴趣的只有两个问题:《周易》这东西既然被传得这么神,那么,它到底算起卦来准不准呢?到底又是怎么来算这个卦呀? 就这么简单的两个问题,可看过很多书之后我都没有找到答案。在古代的著作中,神乎其神的有,微言大义的有,深入浅出的寥寥;在近现代的著作中,很多
- 教给你算卦的方法好了,现在要进入下一个重头戏了:教给你算卦的方法。 《周易》到底怎么算卦,很多人搞不清楚,为什么呢?——和搞风水的一样,山头太多了,各位大师们用什么招的都有,还都说自己最厉害、最正宗。 那到底谁才最正宗呢? 读过《孟子他说》的朋友应该知道我对待这种问题的一贯主张,那就是:厘清事物演变的脉络,从最原始的文献出发。 所以呢,什么子平八字、诸葛神算、邵康节的《皇极经世》、梅花
- 不但介石,而且中正什么叫“得位”? ——很简单,如果你是男人,逛街的时候突然内急,找厕所,一头扎进男厕所解决问题。你,一个男人,进了男厕所,这就叫“得位”。“得位”就意味着你可以安心地解决问题了。可如果你急大发了,一头扎进女厕所,这就叫“不得位”,意味着你要有大麻烦了! 一个卦从下到上顺序排列着六
- 古人对《易经》真的相信吗?许许多多的事情都是有渊源的,《周易》算卦也是一样。并不是突如其来的某一天有哪位圣人写出来一部《周易》,然后就一下子风靡全国,人人都开始拿这东西来算。 看过《孟子他说》的读者应该还记得,商朝人是最信天命的,动不动的就得占个卜,殷墟出土的那么多甲骨文大多都是他们算的各种记录。而革了商朝命的周人却不一样,不大相信真有什么天命存在,更相信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但是,周朝的开国统治者很狡猾,他们对自己人一再
- 周朝人能看懂卦辞吗?对于《周易》里边那些奥妙难解、让历代专家们众说纷纭的卦辞、爻辞,可能有人会说:“这是因为时间太久了,当时的语言文字后人读不懂了,如果是周朝人,肯定能看懂这些东西。” 这种怀疑不是没有道理,那么,我们再来看看下一个《左传》卦例。这段记载和方才骊姬陷害太子申生的事情还是大有关系的: 《左传·僖公十五年》 晋侯之入也,秦穆姬属贾君焉,且曰:“尽纳群公子
- 很多人家都有蛊巧得很,就在《左传》的另一处地方我们就可以发现对“蛊”的详尽解释。这是在《左传·昭公元年》,说的还是秦国和晋国的事,不过这已经是在秦穆公和晋惠公的几代之后了: 晋侯求医于秦。秦伯使医和视之,曰:“疾不可为也。是谓:‘近女室,疾如蛊。非鬼非食,惑以丧志。良巨将死,天命不佑’” 公曰:“女不可近乎?&rd
- 弘扬算卦精神,促进世界和平接着说说秦穆公和晋惠公的事。秦穆公得了一个好卦——不管真好还是假好,反正卜徒父说好就是好,这好比请人修电脑,维修人员检查了一遍,下结论说:“你这是TCP/IP协议没设置好,SCSI接口和IEEE1394的HIU搭在了一个HGYKJ的HABOR上,需要一个YDHGT来做一遍SFDER……明天来取,先交五百块钱。”—&
- 一卦算出来八辈子再看《左传》里的另一个案例。 话说武王伐纣之后,遍封诸侯,为了表示对古代圣王的尊敬(至少是表面上),于是找到了大舜的后人,把他们封在了陈国,就在现在的河南淮阳。 到了陈宣公的时候,陈国出现了一个让我们非常眼熟的局面:陈宣公早已经立了太子,可是,他有一个很宠爱的小老婆,这个小老婆又给他生了一个无比可爱的大儿子。下面会发生什么,用脚后跟都想得出来。 果然,太子被杀了。政治阴谋的一个原则是:杀戮绝对不
- 明夷待访:明确等待夷狄来访?明朝灭亡,清朝建国,大儒黄宗羲不愿投靠新政府,甘心做个山野遗民。可是有人说,黄老先生其实是准备失身的,证据就在他的一本书的书名——《明夷待访录》。“夷”就是满清,“待访”就是等待满清朝廷派人来请他。 看上去很有道理哦,至少字面上也能自圆其说。 可要较真的话,会发现两个问题,一是“明”字不好解释,二是&l
- 斗法:以各种方法来解决同一个问题从古到今,各种神算大师的故事非常之多,言者多凿凿,我们听着都像真的。有说风水先生的,某时某地看某家的阴宅,只是看了看山川水势,马上就判断出这家人多少年的吉凶祸福,而且还尽是细节,就像卜楚丘和卜招父这些人说的话似的,当然了,也是断尽一生,无比灵验。 还有看面相和手相的,大师也能马上断出你的一生,具体到多少岁的时候会做什么官,多少岁的时候会讨老婆,等等等等。 这些东西听得多了,我不免产生了一个疑问:中
- 做占算大师的先决条件·熊氏定理看过这么多案例讲解了,是不是也明白一些卦该怎么算了? 可是,要想做大师,还有个先决条件必不可少。《左传》里记载了那么多占卜和算卦的事例,快到结尾的时候突然又给了我们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 《左传·哀公十八年》 巴人伐楚,围鄾。初,右司马子国之卜也,观瞻曰:“如志。”故命之。及巴师至,将卜帅。王曰:“宁如志,何卜焉?”使帅师而行。请承,王
- 占算灵,还是乌龟灵?《周易》灵,还是蓍草灵?从《左传》种种占卜算卦的案例来看,总让我觉得《周易》是从甲骨占卜简化来的,这倒也符合事物流变的一般情形,而且,乌龟与《周易》的灵与不灵,似乎在古人的眼里并不是取决于占卜或算卦的方法本身,而是更多地取决于这种特殊的介质——乌龟是很神奇的动物,千年王八万年龟,占卜用的乌龟都是高档货,只有大贵族才养得起、占得起的;《周易》用的蓍草虽然是草,但据说也不是普通的草。咱们还是看看《史记&m
- 降龙十八掌详解《周易》六十四卦第一卦,乾卦,这是全部《周易》系统的重中之重。只要多花些心思搞明白乾卦的内容,再多了解一下坤卦,整个六十四卦就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古代专家们常说乾、坤两卦是整个《周易》的门户,所以,我就重点来讲讲乾卦和坤卦。图-21 乾卦 两个三爻卦构成一个六爻卦,两个八卦系统中的乾卦构成一个六十四卦系统中的乾卦。这是一个规矩:两个乾卦一摞,还叫乾卦;两个坤卦一摞,也还叫坤卦;其他八卦里的六个
- 群龙无首谁为首?乾卦九五爻“九五之尊”,历代通常都把它解释为帝王之位,是君德。那么,九五爻往上一步,变成了“亢龙有悔”,看来帝王也有走到头的一天,在“亢龙有悔”之上,又凭空出来一个“用九”,告诉人们“群龙无首,吉”,这看上去似乎真有什么隐秘的涵义在里边的。 这个隐秘的涵义,国外倒有专家研究过呢。
- 显赫的出身,隐蔽的思想《周易》的作者是谁?传统的说法是:伏羲创作了八卦,周文王把八卦两两重叠,发展出了六十四卦,这就完成了《周易》当中的《易经》部分;后来孔子为《易经》编写学习辅导材料,一共写了十篇,这就是《易传》,也称“十翼”。《易经》和《易传》一起构成了一部完整的《周易》。 所以说,一部《周易》是经由三个时代的三位圣人才创作完成的,这就是所谓的“人更三圣,世历三古”。这
- 绞尽脑汁的段意和中心思想郭沫若研究《易传》,估计《彖》、《系辞》、《文言》是荀子的门徒在秦帝国统治时期写下的作品,《象》在《彖》之后,是另一派学者写的。 这几篇《易传》我们都已经接触到了,它们的观点有些互相呼应,有些互相矛盾,有些像是脱胎于老子,有些又像是渊源于荀子。我们接着来看看乾卦内容当中还没讲到的部分吧,上边讲的这些问题在下文里会逐渐地显露出来的。 马上要遇到的就是《象》,《象》阐释乾卦的这一小节堪称《周易》当中的
- 虽然名言辈出,但请不要曲解“潜龙勿用”,下也。“见龙在田”,时舍也。“终日乾乾”,行事也。“或跃在渊”,自试也。“飞龙在天”,上治也。“亢龙有悔”,穷之灾也。乾元“用九”,天下治也。 什么叫唐僧?《文言》就是最早的唐僧,前边刚把乾卦从第一爻“潜龙勿
- 周易江湖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周易江湖》:《周易》是出了名了扑朔迷离、晦涩难懂,那么,古人是怎么读《周易》的呢?是怎么用《周易》的呢?本书从考察最贴近《周易》诞生时代的历史文献入手,详细讲解《左传》里的丰富卦例,再和曲折离奇的历史事件结合起来——叙述是有趣的,讲解是易懂的,史料是扎实的,分析和启发是可以让你当成智力游戏一样来玩的。 阅读应该是一种享受,所以,别被《周易》的名头吓倒,放轻松吧。 从最原始的文献《易经》来看,我们
- 谈谈天,说说地“阴疑于阳必战,为其嫌于无阳也,故称‘龙’焉。犹未离其类也,故称‘血’焉。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这句是阐发上六爻的爻辞“龙战于野,其血玄黄”的,也是《文言》的最后一句。都到最后了,还是给我们出难题,这句话不好理解啊! “阴疑于阳必战,为其嫌于无阳也,故
- 《周易》小话题集锦-河图洛书轻松一下,谈几个和《周易》有关的小话题。 关于《周易》,社会上流行着不少传说,这些传说到底是真是假,有没有足够的说服力,且听我慢慢道来。 【莱布尼茨、二进制和《易经》】 我的一些江湖同道最喜欢谈的就是这个故事,他们是如此津津乐道,以至于我很想做一项基于海量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看看这个故事对算卦所收取的费用到底能有多少百分点的帮助。 莱布尼茨是生活在十七、十八世纪的德国哲学家和数学家,搞出来了二
- 《周易江湖》后记《周易》讲到这里就告一段落了,如果这还没有满足你的好奇心,你也可以等着看我今后的《周易六十四卦通说》和《周易系辞通说》。 尽管《周易》两千多年来一直都是个疑云密布的东西,但它毕竟深刻地影响了我们的历史,影响了我们祖祖辈辈的思维方式,这一点真是勿庸置疑的。熊逸2006年6月
- 附录 《周易》经传全文上经 ◎ 乾 【卦一】乾为天 乾上 乾下 《乾》:元,亨,利,贞。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
- 《周易略例》书籍相关《周易略例》,中国三国时期魏国玄学家王弼的著作。为王弼总论《周易》主要思想的一组论文,共7篇。唐邢璹说:“如王辅嗣《略例》,大则总一部之指归,小则明六爻之得失。”王弼的《周易略例》与《周易注》互相配合,集中地反映了他的《易》学观点和解《易》方法论。如在《明象》篇中,他反对“案文责卦”、“存象忘意”的解《易》方法,主张要&ldquo
- 周易略例序原夫两仪未位,神用藏于视听,一气化矣。至赜隐乎名言,于是河龙负图,牺皇画卦,仰观俯察远物近身,入象穷天地之情,六位备柔之体。言大道之妙有,一阴一阳。论圣人之范围,显仁藏用。寔三元之胎祖,鼓舞财成。为万有之蓍龟,知来藏往。是以孔子三绝,未臻枢奥;刘安九师,尚迷宗旨。 臣舞象之年,鼓箧鳣序,偏习《周易》,研究耽玩,无舍寸阴,是知卦之纪纲,周文王之方略矣。象之吉凶,鲁仲尼之论备矣。至如王辅嗣略例,大则揔一
- 明彖夫《彖》者,何也(1)?统论一卦之体,明其所由之主者也(2)。夫众不能治众,治众者,至寡者也(3)。夫动不能制动,制天下之动者,贞夫一者也(4)。故众之所以得咸存者,主必致一也(5)。动之所以得咸运者,原必无二也(6)。 (1)将释其义,故假设问端,而曰“何”。(2)统论一卦功用之体。(明,辩也。)辩卦体功用“所由之主”,立主之义,义在一爻,明,辩也。
- 明爻通变夫爻者,何也(1)?言乎变者也(2)。变者何也?情伪之所为也(3)。夫情伪之动,非数之所求也(4)。故合散屈伸,与体相乖(5)。形躁好静,质柔爱刚,何与情反,质与愿违(6)。巧历不能定其算数,圣明不能为之典要(7),法制所不能齐,度量所不能均也(8)。为之乎岂在乎大哉(9)!陵三军者,或惧于朝廷之仪,暴威武者,或困于酒色之娱(10)。 (1)将释其义,假设问辞。(2)爻者,效也。物刚效刚,物柔效柔,
- 明卦适变通爻夫卦者,时也;爻者,适时之变者也(1)。夫时有否泰,故用有行藏(2)。卦有小大,故辞有险易(3)。一时之制,可反而用也。一时之吉,可反而凶也(4)。故卦以反对,而爻亦皆变(5)。是故用无常道,事无轨度,动静屈伸,唯变所适(6)。故名其卦,则吉凶从其类;存其时,则动静应其用(7)。寻名以观其吉凶,举时以观其动静(8),则一体之变,由斯见矣。夫应者,同志之象也;位者,爻所处之象也(9);承乘者,逆顺之象也
- 明象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1)。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2)。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3)。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4)。意以象尽,象以言著(5)。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6)。犹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7);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也(8)。然则,言者,象之蹄也;象者,意之筌也(9)。是故存言者,非得象者也;存象者,非得意者也(10)。象生于意而存象焉,
- 辩位案:《象》无初上得位失位之文(1),又《系辞》但论三五、二四同功异位,亦不及初上,何乎(2)?唯《乾》上九《文言》云:“贵而无位”(3),《需》上六云:“虽不当位”(4)。若以上为阴位邪?则《需》上六不得云不当位也。若以上阳位邪?则《乾》上九不得云贵而无位也。阴阳处之,皆云非位,而初亦不说当位失位也(5)。然则,初上者,是事之终始,无阴阳定位也(6)。故
- 略例下凡体具四德者,则转以胜者为先,故曰“元亨,利贞”也(1)。其有先贞而后亨者,亨由于贞也(2)。凡阴阳者,相求之物也。近而不相得者,志各有所存也(3)。故凡阴阳二爻,率相比而无应,则近而不相得(4);有应,则虽远而相得(5),然时有险易,卦有小大(6);同救以相亲,同辟以相疏(7)。故或有违斯例者也。然存时以考之,义可得也(8)。 (1)元为生物之始,春也。亨为会聚于物,夏也。
- 卦略屯:此一卦,皆阴爻求阳也。《屯》难之世,弱者不能自济,必依于强,民思其主之时也。故阴爻皆先求阳,不召自往。马虽班如,而犹不废,不得其主,无所冯也。初体阳爻,处首居下,应民所求,合其所望,故大得民也(1)。 蒙:此一卦,阴爻亦先求阳。夫阴昧而阳明,阴困童蒙,阳能发之。凡不识者求问识者,识者不求所告。暗者求明,明者不咨于暗。故童蒙求我,匪我求童蒙也。故六三先唱,则犯于为女。四远于阳,则困蒙吝。初比于阳,
- 乾(卦一)——吉人自有天象 【原文】 (乾下乾上)乾(1):元亨,利贞(2)。 初九(3):潜龙勿用(4)。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5)。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6),夕惕若厉,无咎(7)。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8)。 九五:飞龙(9)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10)。 用九(11):见群龙无首(12),吉。 【注释】 (1)乾是本卦标题。乾指北斗星,用
- 坤(卦二)——贴近大地的胸怀 【原文】 (坤下坤上)坤(1):元亨。利牝马(2)之贞。君子有攸(3)往,先迷, 后得主(4)。利西南,得朋(5);东北,丧朋。安贞吉(6) 初六:履霜,坚冰至。 六二:直,方,大(7);不习(8),无不利。 六三:含章(9),可贞(10)。或从王事(11),无成有终。 六四:括囊(12),无咎无誉。 六五;黄裳(13),元吉。 上六:龙战于
- 屯(卦三)——人间路难行 【原文】 (震下坎上)屯(1):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 初九:磐桓(2)。利居贞(3)。利建侯。 六二:屯如邅通如(4),乘马班如(5)。匪寇(6),婚媾。女子贞不字(7), 十年乃字。 六三:即鹿无虞(8),惟人于林中(9)。君子几(10),不如舍。往,吝(11)。 六四:乘马班如,求婚嫣。往,吉。无不利。 九五:屯其膏(12)。小贞吉
- 蒙(卦四)——诚信得神佑 【原文】 (坎下艮上)蒙(1):亨。匪我求童蒙(2),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3)。利贞。 初六:发蒙,利用刑人(4),用说桎梏(5)。以往(6),吝。 九二:包蒙(7),吉。纳妇(8),吉。子克家(9)。 六三:勿用取女(10),见金夫(11),不有躬(12)。无攸利。 六四:困蒙(13)。吝。 六五:童蒙(14)。吉。 上九:击蒙
- 需(卦五)——出行的苦与乐 【原文】 (乾下坎上)需(1):有孚(2)。光亨(3),贞吉。利涉大川。 初九:需(4)于郊,利用恒(5)。无咎。 九二:需于沙(6),小有言(7),终吉。 九三:需于泥(8),致寇至。 六四:需于血(9),出自穴(10)。 九五:需于酒食,贞吉。 上六:人于穴,有不速(11)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 【注释】 (1)需是本卦标题。需的本义
- 讼(卦六)——纷争不可避免 【原文】 (坎下乾上)讼(1):有孚,窒惕(2),中吉,终凶。利见大人,不 利涉大川。 初六:不永所事(3),小有言,终吉。 九二:不克讼(4),归而通其邑人三百户(5)。无眚(6)。 六三:食旧德(7)。贞厉(8),终吉。或从王事,无成。 九四:不克讼,复即命渝(9)。安贞,吉。 九五:讼。元吉。 上九:或锡之鞶带(10),终朝三褫之(11)
- 师(卦七)——战争是王者之事 【原文】 (坎下坤上)师(1):贞丈人(2),吉,无咎。 初六:师出以律(3),否臧(4),凶。 九二:在师中,吉,无咎。王三锡命(5)。 六三:师或舆尸(6),凶。 六四;师左次(7),无咎。 六五:田有禽(8),利执言(9),无咎。长子(10)婚帅师,弟子(11)四舆尸,贞凶。 上六:大君(12)有命,开国承家(13)。小人勿用。 【注
- 比(卦八)——团结的学问 【原文】 (坤下坎上)比(1):吉。原筮(2),元永贞,无咎。不宁方(3)来, 后夫凶(4)。 初六:有孚,比之(5)。无咎。有孚,盈缶(6)。终来有它(7),吉。 六二:比之自内(8),贞吉。 六三:比之匪人(9)。 六四:外比之(10),贞吉。 九五:显比(11)。王用三驱(12),失前禽。邑人不诫(13),吉。 上六:比之无首(14),凶。
- 小畜(卦九)——远古传来的劳动号子 【原文】 (乾下卖上)小畜(1):亨。密云不雨,自我西郊(2)。 初九:复自道(3),何其咎。吉。 九二:牵复(4)。吉。 九三:舆说辐(5),夫妻反目。 六四:有孚,血去惕出(6),无咎。 九五:有孚挛如(7),富以其邻(8)。 上九:既雨既处(9),尚德载(10)。妇贞厉。月几望(11),君子征,凶。 【注释】 (1)小畜是本卦标
热门标签
星座查询
情侣速配
性格解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