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节气之“立冬”养生篇
    24节气之“立冬”养生篇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气,又是人们进补的最佳时期。立冬单从字面上可解释为: “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意味着冬季的来临。早在《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中就确立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这八个节气。这是二十四节气中最重要的八个节气,它清晰准确地标志了四季转换的过程。立冬,作为冬季的第一节
  • 24节气之“小雪”养生篇
    24节气之“小雪”养生篇小雪,望文生义,表示降雪开始的时间和程度。雪是寒冷天气的产物。民间曾有:十月立冬小雪涨,斗指己,斯时天已积阴,寒未深而雪未大,故名小雪。这时的黄河以北地区已到了北风吹,雪花飘的孟冬,此时我国北方地区会出现初雪,虽雪量有限,但还是提示我们到了御寒保暖的季节。小雪节气的前后,天气时常是阴冷晦暗的,此时人们的心情也会受其影响,特别是那些患有抑郁症的朋友更容易加
  • 24节气之“大雪”养生篇
    24节气之“大雪”养生篇《月令七十二侯集解》“十一月节,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这里十一月是指农历),这是古人对大雪的解释。大雪节气常在十二月七日前后到来,此时我国黄河流域一带渐有积雪,北方则呈现万里雪飘的迷人景观。有句农谚:“大雪冬至雪花飞,搞好副业多积肥”,人们盼着在大雪节气中看到“瑞雪兆丰年”的好
  • 24节气之“冬至”养生篇
    24节气之“冬至”养生篇冬至是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日。冬至的日期是在每年的十二月二十二日或二十三日,它的由来和历法有着直接的关系。古有:“斗指戊,斯时阴气始至明,阳气之至,日行南至,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也。”“日短”、“日短至”之说,这段经文从阴阳学观点阐述了冬至的到来是阴气盛极而衰,阳气开
  • 24节气之“小寒”养生篇
    24节气之“小寒”养生篇每年的一月五日前后是小寒节气。民间有句谚语:小寒大寒,冷成冰团。小寒表示寒冷的程度,从字面上理解,大寒冷于小寒,但在气象记录中,小寒却比大寒冷,可以说是全年二十四节气中最冷的节气。常有“冷在三九”的说法,而这“三九天”又恰在小寒节气内。之所以叫小寒而不叫大寒,是因为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月 令七十二候集解》
  • 24节气之“大寒”养生篇
    24节气之“大寒”养生篇“大寒”是一年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在气象记录中虽不像大雪到冬至、小寒期间那样酷冷,但仍处于寒冷时期。按我国的风俗,特别是在农村,每到“大寒”人们便开始忙着除旧布新,腌制年肴,准备年货。清代《真州竹枝词引》记载:“腌肉鸡鱼鸭,曰,年肴,煮以迎岁……”人们在经过
  • 清明是什么时候?清明的来历、清明的习俗
    清明的意思是清淡明智,“清明”是夏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中国广大地区有在清明之日进行祭祖、扫墓、踏青的习俗,逐渐演变为华人以扫墓、祭拜等形式纪念祖先的一个中国传统节日。另外还有很多以“清明”为题的诗歌,其中最著名的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七绝《清明》。清明词义  【读音】qīngmíng   【英语】Tomb-sweeping Day或者Pure Brightness 【释义】   1.清明节,原为二十四节气中
  • 春分是什么意思?春分是什么时候?春分的意义
    春分,昼夜平分之意,排二十四节气之四,此时太阳直射赤道,春暖花开,莺飞草长,宜农作,田间管理;观光出游等,另有《春分》文学作品可欣赏。节气春分简介  春分,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在每年的3月21日前后(20日~22日)交节,农历日期不固定,这时太阳到达黄经0°。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另《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说:“春分者,阴
  • 夏至是什么时候?夏至是什么意思?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公历6月21日或22日。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的白昼达最长,且越往北越长。2015年的夏至是6月22日,农历【五月初七】,星期一 夏至,古时又称“夏节”、“夏至节”。古时夏至日,人们通过祭神以祈求灾消年丰。《周礼·春官》载:“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周代夏至祭神,意为清除疫疠、荒年与饥饿死亡。《史记·封禅书》记载:“夏至
  • 立夏是什么时候?立夏是什么意思?立夏吃什么?
    每年5月5日或5月6日是农历的立夏。“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此时,太阳黄经为45度,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日天的开始。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节气概述立夏日期  立夏节气的由来每年5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45°为“立夏”节气。古代立夏的资料  这个季节,在战国末年(公元前239年)就已经
  • 谷雨是什么时候?谷雨是什么意思?
    谷雨简介  谷雨(grain rain(有道词典翻译);Gu Yu :(谷歌翻译)),位于二十四节气表:春雨惊春清谷天的第六个节气。谷雨源自古人“雨生百谷”之说。“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气象专家表示,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谷雨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雨读作去声,如雨我公田之雨。盖谷以此时播种,自上
  • 什么时候立秋?立秋是什么意思?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每年8月8日或9日立秋。“秋”就是指暑去凉来,意味着秋天的开始。到了立秋,梧桐树必定开始落叶,因此才有“落一叶而知秋”的成语。从文字角度来看,“秋”字由禾与火字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而秋季又是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立秋节气概述立秋(autumn begins
  • 秋分是什么意思?秋分是什么时候?
    秋分(autumnal equinox),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时间一般为每年的9月22或23日。南方的气候由这一节气起才始入秋。一是太阳在这一天到达黄经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这一天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全球无极昼极夜现象。秋分之后,北极附近极夜范围渐大,南极附近极昼范围渐大。秋分详细释义  我国古籍《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
  • 小寒是什么意思?小寒是什么时候?
    小寒是第二十三个节气,在1月5-7日之间,太阳位于黄经285°。对于中国而言,小寒标志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根据中国的气象资料,小寒是气温最低的节气,只有少数年份的大寒气温低于小寒的。同时,有同名作词人小寒。简述  每年1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285°时为小寒(slight cold),它与大寒、小暑、大暑及处暑一样,都是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
  • 白露是什么时候?白露是什么意思?
    白露(white dews)是24节气之一,此时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每年公历的9月7日前后是白露。我国古代将白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说此节气正是鸿雁与燕子等候鸟南飞避寒,百鸟开始贮存干果粮食以备过冬。可见白露实际上是天气转凉的象征。白露物候 白露是九月的头一个节气。露是由于温度降低,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体上凝结而成的水珠。所以,白露实际
  • 小暑是什么时候?小暑吃什么?小暑的含义
    小暑(Lesser Heat),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节气,每年7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全国大部分地区基本符合。全国的农作物都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需加强田间管理。小暑概述定义和气候  每年7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slight heat)。《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
  • 大寒是什么时候?大寒是什么意思?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1月20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00°时为大寒。《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中,解见前(小寒)。”《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这时寒潮南下频繁,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一年中的最冷时期,风大,低温,地面积雪不化,呈现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严寒景象。这个时期,铁路、邮电、石油、海上运输等部门要特别注意及早采取预防大风降温
  • 【2015-2020年】二十四节气表,24节气交节时间表
    【2015-2020年】二十四节气表,24节气交节时间表下面各年份的24节气表相对于平常的24节气表更详细,时间上更加准确,以供广大网友轻松查询。2015年二十四节气表 24节气交节时间表立春02月04日 11:58:27雨水02月19日 07:49:47惊蛰03月06日 05:55:39春分03月21日 06:45:07清明04月05日 10:39:07谷雨04月20日 17:41:50立夏05月0
  • 2013年24节气表 二十四节气交节时间表
    2013年24节气表 二十四节气交节时间表 立春 02月04日 00:13:25 雨水 02月18日 20:01:35
  • 白露养生,中医推荐白露养生“4良方”
    白露养生,中医推荐白露养生“4良方”  食疗方:  生地、枸杞、菊花、大枣、制首乌、冰糖用开水冲泡。  立秋过后,天气逐渐转凉,气候愈发干燥,对人的新陈代谢产生了很大影响,因此很容易出现“秋燥”。  在秋季干燥的情况下,市民应多吃些新鲜的水果和蔬菜,补充自身的水分。特别是在初秋时节,应少吃或不吃辛辣香燥食品,以清淡甘润为主,可以将生地、枸杞、菊花、大枣、
  • 白露吃什么?
    白露吃什么  食品宜与忌:  宜:苹果、胡萝卜、鸭肉  不宜:狗肉、蛋黄、乳酪  养生宝鉴:  二十四节气的“白露”,此时的气温和湿度都有所降低,气压有所升高,在这种条件下人体消耗的热量也增多,使得所需的能量突然加大,而经过整个夏天身体内部能耗的“亏空”还没有补上,便容易出现倦怠、疲乏的现象。要缓解这种现象首先应调整起居时间和加强运动,改变夏季晚睡的习惯
  • 金秋白露养生小贴士
    金秋白露养生小贴士进入9月,开始从壬辰年戊申月向己酉月过渡,9月7日是24节气中的白露节气,天气渐渐转凉,早晨草木上有了白色的露水。此日起进入农历八月,己酉月。今年壬辰年,雨水很多,此时壬水暂时走完,告一段落。所以,7月21号大暴雨的情景,秋季里是不会再有了。秋季五行属金,对应肺。所以在养生方面,主要是养肺。《黄帝内经》曰: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秋主肺也
  • 24节气谚语——闽南话24节气谚语
    24节气谚语二十四节气是华夏祖先历经千百年的实践创造出来的宝贵科学遗产,是反映天气气候和物候变化、掌握农事季节的工具。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已经能用土圭(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一年中,土圭在正午时分影子最短的一天为夏至,最长的一天为冬至,影子长度适中的为春分或秋分。随着不断地观察、分析和总结,节气的划分逐渐丰富和科学,到了距今XX多年的秦
  • 24节气的由来,24节气的由来简说
    24节气的由来随着中国历法的外传,二十四节气已流传到世界许多地方。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立春 斗指东北。太阳黄经为315度。是二十四个节气的头一个节气。其含意是开始进入春天,“阳和起蛰,品物皆春”,过了立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一年四季从此开始了。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雨水 斗指壬。太阳黄经为330度。这时春风遍吹,冰雪溶化,空气湿润,雨水增多,所以叫
  • 24节气图
    24节气图二十四节气分别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每个节气约间隔半个月的时间,分列在十二个月里面。在月首的叫做节气,在月中的叫做“中气”,所谓“气”就是气象、气候的意思。
  • 24节气时间,2013年24节气时间
    24节气时间  节气 太阳黄经度数 所在公历日期 所在阴历日期* 所分三个气候  立春 315° 2月3——5日 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  雨水 330° 2月18——20日 獭祭鱼、鸿雁来、草木萌动  惊蛰 345° 3月5——7日 桃始华、仓庚鸣、鹰化为鸠  春分 0° 3月20&mdash
  • 24节气的含义是什么,24节气的具体含义
    24节气的含义是什么,24节气的具体含义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视太阳从春分点(黄经零度,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出发,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合360度,因此分为24个节气。节气的日期在阳历中是相对固定的,如立春总是在阳历的2月3日至5日之间。但在农历中,节气的日期却不大好确定,再以立春为例,它最早可在上一年的农历12
  • 24节气表,2012年24节气表,2013年24节气表
    24节气表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由于中国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即根据太阳也根据月亮的运行制定的,因此不能完全反映太阳运行周期,但中国又是一个农业社会,农业需要严格了解太阳运行情况,农事完全根据太阳进行,所以在历法中又加入了单独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二十四节气”,用作确定闰月的标准。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季
  • 经典24节气歌,七言节气诗,百子节气歌
    24节气歌一、经典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   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不差一二天。   此歌是为便于记忆以名称规律编成,前四句是从每个节气中各取一个字按次序组成的歌诀,是整个节气歌的主体,后四句是二十四个节气的时间规律。二、其他节气歌  二十四节气的划定是我国古代天文和气候科学的伟大成就。两千多年来,它在安排和
  • 中国24节气,中国二十四节气
    中国24节气,中国二十四节气随着中国历法的外传,二十四节气已流传到世界许多地方。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立夏:夏季的开始。 小满:
  • 雨水时节话养生
    春天,是从立春之日起,到立夏之日止,其间经过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等五个节气。 2月19日,太阳到达黄经330度,这天即是一年当中的第二个节气——雨水。雨水,“斗指壬为雨水,东风解冻,冰雪皆散而为水,化而为雨,故名雨水。”雨水不仅表示降雨的开始,也表明雨量开始增多。 “雨水”的来临表示冬天最寒冷的时节已经过去,而人体相应的就
  • 冬至是什么意思?冬至吃什么?
    冬至(Winter Solstice),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在这一天还有吃饺子、南方吃汤圆的习俗,谚语:冬至到,
  • 大雪是什么意思?大雪是什么时候?
    “大雪”节气,通常在每年的12月7日(个别年份的6日或8日),其时视太阳到达黄经255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至此而雪盛也。”大雪的意思是天气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时更大了,并不指降雪量一定很大。相反,大雪后各地降水量均进一步减少,东北、华北地区12月平均降水量一般只有几毫米,西北地区则不到1毫米;大雪,雪的大小按降雪量分类时,一般降雪量5.0~10毫米。大雪节气由来  “大雪”节气,通常在每
  • 小雪是什么意思?小雪是什么时候?
    11月22或23日为小雪节气。我国广大地区东北风开始成为常客,气温下降,逐渐降到0℃以下,但大地尚未过于寒冷,虽开始降雪,但雪量不大,故称小雪。此时阳气上升,阴气下降,而致天地不通,阴阳不交,万物失去生机,天地闭塞而转入严冬。黄河以北地区会出现初雪,提醒人们该御寒保暖了。2011年的小雪节气在11月23日零时8分到来。基本介绍节气含义  每年11月22日23日,视太阳到达黄经240°时为小雪,也是天蝎
  • 立冬是什么时候?立冬是什么意思?立冬吃什么?
    “立冬”节气,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古时民间习惯以立冬为冬季开始。我国幅员广大,除全年无冬的华南沿海和长冬无夏的青藏高原地区外,各地的冬季并不都是于立冬日同时开始的。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在古代社会中是个重要的节日,这一天皇帝会率领文武百官到京城的北郊设坛祭祀。在现在,人们在立冬之日,也要庆祝。
  • 霜降是什么时候?霜降是什么意思?
    2011年10月24日是我国传统节气“霜降”,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意味着冬天的开始,霜降时节,养生保健尤为重要,民间有谚语“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足见这个节气对我们的影响。霜降基本释义  霜降含有天气渐冷、开始降霜的意思,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在公历10月23日或24日,太阳位于黄经210°时为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是指初霜,《月令七十二候
  • 寒露是什么时候?寒露是什么意思?
    每年10月8日或9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95°时为寒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的意思是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寒露时节,南岭及以北的广大地区均已进入秋季,东北和西北地区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寒露  ①指将欲凝结的寒凉露气。《素问·六 寒露图片元正纪大论》:“五之气,惨令已行,寒露下,霜乃早降。”   ②二十四节气之一。《通纬·孝经援神契》:
  • 处暑是什么意思?处暑吃什么?
    处暑,二十四节气之一。处暑节气在每年八月二十三日左右。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50°。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意思是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了。虽然,处暑前后我国北京、太原、西安、成都和贵阳一线以东及以南的广大地区和新疆塔里木盆地地区日平均气温仍在摄氏二十二度以上,处于夏季,但是这时冷空气南下次数增多,气温下降逐渐明显。处暑古籍渊源   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暑气至
  • 大暑是什么时候?大暑是什么意思?大暑吃什么?
    大暑是什么时候?大暑是什么意思?大暑吃什么? 大暑,二十四节气之一,北半球在每年7月22-24日之间,南半球在每年1月20-21日之间,太阳位于黄经120°。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中,解见小暑”。《通纬·孝经援神契》:“小暑后十五日斗指未为大暑,六月中。小大者,就极热之中,分为大小,初后为小,望后为大也。”   这时正值中伏前后,中国大部分地区为一年最热时期,也是喜热作物生长速度
  • 芒种是什么意思?芒种是什么时候?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一般在6月6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75°的时候。芒种字面的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此时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将进入多雨的黄梅时节。芒种节气简介  芒种忙种 芒种,是农作物成熟的意思。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每年的6月5日左右,太阳到达黄经75°时为芒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五月节
  • 什么时候是小满?小满是什么意思?
    什么时候是小满?小满是什么意思? 小满(grain buds)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每年5月21日或22日视太阳到达黄径60°时为小满。小满节气由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这时全国北方地区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已开始饱满,但还没有成熟,约相当乳熟后期,所以叫小满。南方地区的农谚赋予小满以新
  • 雨水是什么时候?雨水吃什么?雨水的由来
    公历每年二月十八日前后为雨水节气,此时太阳到达黄经330度,为交“雨水”节气。雨水,表示两层意思,一是天气回暖,降水量逐渐增多了,二是在降水形式上,雪渐少了,雨渐多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释名  李时珍说:地气长为云,天气降为雨,故人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气味  咸,平,无毒。节气由来  雨水是24节气
  • 什么时候立春?立春是什么意思?立春吃什么?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又称“打春”,“立”是“开始”的意思,中国以立春为春季的开始,每年2月4日或5日太阳到达黄经315度时为立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节,立,建始也,立夏秋冬同。”古代“四立”,指春、夏、秋、冬四季开始,其农业意义为“春种、夏长、秋收、冬藏”,概括了黄河中下游农业生产与气候关系的全过程。词义解释   拼音:lì chūn   英语:spring begins 中国幅
  • 2013年白露是什么时候:公历9月7日
    2013年白露时间公历:2013年9月7日 19:16 白露农历:(癸巳)2013年8月初3白露时节的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元鸟归;三候群鸟养羞。解释:说此节气正是鸿雁与燕子等候鸟南飞避寒,百鸟开始贮存干果粮食以备过冬。可见白露实际上是天气转凉的象征。 (图片说明:白露)白露由来白露是九月的头一个节气。露是由于温度降低,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体上凝结而成的水珠。所以,白露实
共有5656条信息123/123首页上一页12...120121122123

星座查询

情侣速配

性格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