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冒(第六卷)
    易冒(第六卷)[清]程良玉 撰家宅章第五十家宅,一家之趋避也,莫不以安为乐,以顺为道,故官鬼戒其动也。夫克我为鬼为难,动则难作,所以象像而为祸也。是以水鬼动而远河川,土鬼动而莫堵宅,金鬼动而慎刀针,木鬼动而徒种植,火鬼动而防回禄;武鬼发而戒亡财,白虎为丧服之忧,朱雀为讼词之虑,腾蛇现怪异之端,勾陈起土田之衅。惟青龙利爵级文章,不利胎产,及进丁口也。(青龙吉神,以同鬼发故不利,恐害生于喜尔。)动于坤艮,
  • 《易冒》(第五卷)
    《易冒》(第五卷)[清]程良玉 撰类总章第四十一卜筮之道,因象以见吉凶;吉凶之见,因事以兆趋避;趋避之兆,乃系用神;用神所系,殊途而同归,万变而一致。辨之不详,而吉凶趋避,不得其正矣。(此言卜筮大法,以用神为本。)用神之法,或以卦,或以爻,或以内外,或以世应,或以五行六亲而考,或以八卦六神而占,然后以年月日时经之,飞伏互变纬之,旺相建生空破散绝进退刑害消息之,大抵舍静求动,舍衰求旺,舍病而求不病,而吉
  • 易冒(第四卷)
    易冒(第四卷)[清]程良玉 撰长生章第三十一天地万物,始于无明,绝后而胎也。(无明,即释氏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十二因缘之类也;绝则无物,犹无明也;胎则有形,犹缘名色也。)三位而生,七位而旺,十位而死,十二位而终始焉。(法不以胎为始,而以长生为始者,以其未现形象也。长生法:金生巳,木生亥,火生寅,水土生申,以掌上顺数可晓。)其所取用者,莫重于生绝,故金遇巳而不克,土遇巳而不生。(十二位取用,
  • 易冒(第三卷)
    [清]程良玉 撰岁君章第二十一夫蕴周天之用,司六气之柄,继寒暑,分春秋,惟太岁主之,有君道焉?(周天,谓黄道传次十二神,继三百六十五度二十四分二十五秒之数。六气,阴阳六气。)其权则大而久,静而尊,若以定悔吝吉凶,则有其位而未亲其司也。(其吉凶之应,生克冲合,皆不及日月,谓其尊而不亲,高而难仰也。)是故与爻神冲,谓岁破而不破,与爻神合,谓岁援而不援,生而不即生,伤而不即伤,空则可空,破则可破。(太岁与爻
  • 《易冒》(第二卷)
    [清]程良玉 撰 变互章第十一老阴之为少阳曰变,老阳之为少阴曰化。盖变者如物消而长,退而进,夜而昼也;化者犹物成而败,上而下,中而晐也,变变化化之以名焉。(交为老阴,变而成单,六变七也;重为老阳,化而成拆,九化八也。)以七八九六言之,则有消长成败进退昼夜之象;以喜忌言之,则有生克往来日月破败之分也。(易以奇偶老少著象,卜则专以用神察变爻而定吉凶。)上下皆少,勿以暗动而言变,内外有老,勿以宗庙天爻而不之
  • 《易冒》(第一卷)
    [清]程良玉 撰卷之一甲子章第一天干有十,地支有十二。(干犹本也,象天生物,故曰天干;支犹枝也,象地成物,故曰地支。干有十: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有十二: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用甲乘子,取乙驾丑,干支终始而循环,天地之数六十而尽矣。(甲子之法,以天干顺布于地支之上,始自甲子至癸酉,干终而始甲戌,支终而始丙子,若枝本之不离,并尽于癸亥,计有六十也。)天分五运,地分六气,以造化万物于其中,乃作甲子
  • 《易冒》(序)
    易冒王序余在长安时,即闻程君元如贤,后十年而始得访君于家,元如辞以疾,余因胡子旅堂为介绍,过从者再,元如始出。聆其言论,盖君平公时之流也。自时厥后,余数过其家,元如虽卧病,必强起为余坐谈弗倦。一日谓余曰:吾五岁而瞽于痘,不能习举子业,学医不成,始学易;初从星元先师游,晚遇枯匏老人,互相质证,有所悟,命人笔记,历年成书,而但虑辞多烦冗,意或重复,因托旅堂为余商订,书成公其为我序之。余应诺。未几旅堂殁,余
  • 《周易·杂卦》第十一
    《杂卦》者,杂糅众卦,错综其义,或以同相类,或以异相明也。  [疏]正义曰:上《序卦》依文王上下而次序之,此《杂卦》孔子更以意错杂而对辨其次第,不与《序卦》同。故韩康伯云:“杂卦者,杂糅众卦,错综其义,或以同相类,或以异相明也。”虞氏云:“《杂卦》者,杂六十四卦以为义,其於《序卦》之外别言也。”此者圣人之兴,因时而作,随其时宜,不必皆相因袭,当有损益之意
  • 《周易·序卦》第十
    序卦卷十《周易·序卦》第十   [疏]正义曰:《序卦》者,文王既繇六十四卦,分为上下二篇。其先后之次,其理不见,故孔子就上下二《经》,各序其相次之义,故谓之《序卦》焉。其周氏就《序卦》以六门往摄,第一天道门,第二人事门,第三相因门,第四相反门,第五相须门,第六相病门。如《乾》之次《坤》、《泰》之次《否》等,是天道运数门也。如《讼》必有《师》,《师》必有《比》等,是人事门也。如因《小畜》生
  • 《周易正义》说卦卷九
    说卦卷九   [疏]正义曰:《说卦》者,陈说八卦之德业变化及法象所为也。孔子以伏牺画八卦,后重为六十四卦,八卦为六十四卦之本。前《系辞》中略明八卦小成,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又曰:“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又云:“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於天,俯则观法於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
  • 《周易正义》周易系辞下第八
    系辞下卷八周易系辞下第八   [疏]正义曰:此篇章数,诸儒不同,刘瓛为十二章,以对上《系》十二章也。周氏、庄氏并为九章,今从九章为说也。第一起“八卦成列”至“非曰义”,第二起“古者包牺”至“盖取诸夬”,第三起“易者象也”至“德之盛”,第四起“困于石
  • 周易系辞上第七
    周易系辞上第七   [疏]正义曰:谓之“系辞”者,凡有二义,论字取系属之义。圣人系属此辞於爻卦之下,故此篇第六章云:“系辞焉以断其吉凶。”第十二章云:“系辞焉以尽其言。”是系属其辞於爻卦之下,则上下二篇《经》辞是也。文取系属之义,故字体从“毄”。又音为系者,取刚系之义。卦之与爻,各有其辞以释其义,则卦之与爻
  • 《周易正义》下经丰传卷六
    下经丰传卷六   离下震上。丰:亨,王假之。大而亨者,王之所至。  [疏]正义曰:“丰,亨”者,“丰”,卦名也,《彖》及《序卦。皆以“大”训“丰”也,然则丰者,多大之名,盈足之义,财多德大,故谓之为丰。德大则无所不容,财多则无所不齐。无所拥碍谓之为“亨”,故曰“丰,亨&r
  • 《周易正义》下经夬传卷五
    下经夬传卷五   乾下兑上。夬:扬于王庭,孚号有厉。告自邑,不利即戎。利有攸往。夬与剥反者也。剥以柔变刚,至於刚几尽。夬以刚决柔,如剥之消刚。刚陨则君子道消,柔消则小人道陨。君子道消,则刚正之德不可得直道而用,刑罚之威不可得坦然而行。“扬于王庭”,其道公也。  [疏]“夬扬于王庭”至“利有攸往”。○正义曰:夬,决也。此阴消阳息之卦
  • 《周易正义》下经咸传卷四
    下经咸传卷四   艮下兑上。咸:亨,利贞,取女吉。  [疏]“咸亨”至“取女吉”。○正义曰:先儒以《易》之旧题,分自此以上三十卦为《上经》,已下三十四卦为《下经》,《序卦》至此又别起端首。先儒皆以《上经》明天道,《下经》明人事,然韩康伯注《序卦》破此义云:“夫《易》,六画成卦,三才必备,错综天人,以效变化,岂有天道、人事偏於上下哉!&rdq
  • 《周易正义》上经随传卷三
    上经随传卷三    震下兑上。随:元亨,利贞,无咎。  [疏]“随元亨利贞无咎”。○正义曰:“元亨”者,於相随之世,必大得亨通。若其不大亨通,则无以相随,逆於时也。“利贞”者,相随之体,须利在得正。随而不正,则邪僻之道,必须利贞也。“无咎”者,有此四德、乃无咎。以苟相从,涉於朋党,故必须四德乃无咎也。凡卦
  • 《周易正义》上经需传卷二
    上经需传卷二    乾下坎上。需: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  [疏]正义曰:“此需卦系辞也。“需”者,待也。物初蒙稚,待养而成,无信即不立,所待唯信也,故云“需有孚”,言《需》之为体,唯有信也。“光亨贞吉”者,若能有信,即需道光明物得亨通,于正则吉,故云“光亨贞吉”也。“利涉大川
  • 《周易正义》上经乾传卷一
    上经乾传卷一    乾下乾上。乾:元、亨、利、贞。  [疏]正义曰:“乾”者,此卦之名。谓之卦者,《易纬》云:“卦者挂也,言县挂物象,以示於人,故谓之卦。”但二画之体,虽象阴阳之气,未成万物之象,未得成卦,必三画以象三才,写天、地、雷、风、水、火、山、泽之象,乃谓之卦也。故系辞云“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是也。但初有三画,虽有万物
  • 《周易正义》内容提要
    内容提要《周易正义》的后世传本甚多,或题为《周易注疏》,或题为《周易兼义》。但根据书前作者自序及《旧唐书》、《新唐书》,可知《周易正义》应是最初的书名。竭力排除了南北朝时期以佛、道等玄学思想解《易》的各种学说,对北朝象数学派易所取亦不多。主要对王、韩的注释进行了疏解,并根据汉唐之间的义理派易学对王、韩二人的易学加以补充和订正。作者简介孔颖达(公元574-648),唐经学家。字冲远。冀州衡水(今属河北省
  • 京氏易传
    《京氏易传》[西汉]京房 撰[吴]郁林太守陆绩注 [明]兵部侍郎范钦订 卷上?(干下干上)干纯阳用事。象配天,属金,与坤为飞伏,居世(壬戌土,癸酉金)【水案,前伏后飞】。易云,用九,见羣龙无首,吉(纯阳用九之德)。九三,三公为应,肖干干夕惕之忧。甲壬配外内二象(干为天地之首,分甲壬入干位)。积算起己巳火至戊辰土,周而复始(吉凶之兆,积年起月,积日起时,积时起卦入本宫)。五星从位起鎭星(土星入西方,丽
  • 《新本郑氏周易》
    《新本郑氏周易》(清)恵栋编提要卷上卷中卷下提要  《新本郑氏周易》三卷,国朝恵栋编。栋字定宇,长洲人。初王应麟辑郑元易注一卷,其后人附刻玉海之末,虽残章断句,尚颇见汉学之崖畧。于经籍颇为有功,然皆不着所出之书,又次序先后间与经文不应,亦有遗漏未载者。栋因其旧本重为补正,凡应麟书所已载者,一一考求原本,注其出自某书。明其信而有征,极为详。核其次序先后,亦悉从经文,厘定复搜采羣籍。上经补二十八条,下经补
  • 周易注疏
    《周易注疏》卷一·乾[晋]韩康伯注 乾下乾上。乾:元、亨、利、贞。  [疏]正义曰:“乾”者,此卦之名。谓之卦者,《易纬》云:“卦者挂也,言县挂物象,以示於人,故谓之卦。”但二画之体,虽象阴阳之气,未成万物之象,未得成卦,必三画以象三才,写天、地、雷、风、水、火、山、泽之象,乃谓之卦也。故系辞云“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rdquo
  • 陆氏易解
    《陆氏易解》[明]姚士粦 提要 《陆氏易解》一卷,明姚士粦所辑。三国呉陆绩周易注也。呉志载,绩所着有《易释玄》,《隋?经籍志》有绩《周易注》十五卷。《经典释文》序录作陆绩《周易述》十三卷。《会通》一卷。新旧唐书志所载卷数与《释文》同。原本久佚,未详孰是。此本为《盐邑志林》所载,凡一百五十条,朱彝尊以为抄撮。陆氏《释文》、李氏《集解》二书为之然。此本兼采京氏《易传注》为多,而彝尊未之及。又称其经文
  • 《周易郑康成注》
    《周易郑康成注》[宋]王应麟 编 干九二,见龙在田。二于三才为地道。地上即田,故称田也。九二利见九五之大人。九三,君子终日干干。三于三才为人道。有干徳而在人道,君子之象。九五,飞龙在天。五于三才为天道。天者清明无形而龙在焉,飞之象也。上九,亢龙有悔。尧之末年,四凶在朝,是以有悔,未大凶也。用九,见羣龙无首,吉。六爻皆体龙一作干,羣龙之象也。舜既受道,禹与稷、契咎繇之属,并在于朝。万物资始乃统天。资,取
  • 焦氏易林
    《焦氏易林》[汉] 焦延寿焦延寿,字赣,西汉梁人(今河南省商丘县南),汉代的大学者,相传为焦延寿发明六爻纳甲术,是易学家京房的老师。今人学易学,鲜有人不知京房。焦氏的易学著作有《易林》、《易林变占》。《隋书·经籍志》载有焦氏撰《易林》十六卷,梁又本三十二卷。《易林变占》十六卷。《旧唐书·经籍志》载有焦氏《易林》十六卷,《新唐书·艺文志》、《宋史·
  • 易的真谛
    引子好久没有写像样的文章,也好久没有动笔的念头,为我而驻足的朋友和亲人,在此说声谢谢。日子还要继续,而学习也如行云流水不曾间断!回顾匆匆而逝的岁月,一路蹒跚而来的学易之路,应该留下一些什么,同时也对自己学习的总结,所以才有了这篇文章。我定名为《易的真谛》,题目可能大了一点,计划的文字也可能多一些。只希望能给易友一些借鉴。 务实与哲理易的世界观能深入而简出,直观而又深
  • 梅花断卦技巧公开
    梅花断卦技巧公开在当今梅花断法也有不小的争议,所以在此我仅就整理和收集的一些心得写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欢迎大家前来探讨!1、断卦必须先看体用吗?答:原则上是这样,因为判断看待问题首先得定太极点,也就是问题的主体,卦中的体卦,但由于掌握不准体用确定技巧的原因,有时会造成断卦不灵。随着卦技的深入,有时会跳出体用的框框而达到随心所欲的上乘之法。2、卦名在预测中起作用吗?答:起作用,有时作用会很大,孔子说过:智
  • 《东坡易》书籍简介
    举世皆知苏东坡为一代文豪,却很少有人知道他是一个“易学大师”,曾经写过一本《东坡易传》。  苏轼幼时便随眉山道士张易简读书学《易》,少年时欲入山林当道士,终生与道士高人交往频繁,深晓《周易》占卜和“胎息”养生之术,并自称“铁冠道人”。其父苏洵精通《太玄》,晚年欲作《易传》未成,遗命苏轼继作此书。苏轼于45岁左右被贬官于黄州时开始撰
  • 《东坡易》第一卦 乾 乾为天 乾上乾下
    “乾”:元亨,利贞。  初九,潜龙勿用。  “乾”之所以取于“龙”者,以其能飞能潜也。飞者其正也,不能其正而能潜,非天下之至健,其孰能之?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飞者,龙之正行也;天者,龙之正处也。见其在田,明其可安而非正也。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三,非龙德欤?曰:否。进乎龙矣。此上下之际、祸福
  • 《东坡易》第二卦 坤 坤为地 坤上坤下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  龙,变化而自用者也。马,驯服而用于人者也。为人用而又牝焉,顺之至也。至顺而不贞,则陷于邪,故“利牝马之贞”。  君子有攸往,先迷,後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彖》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牝马地类,行地无疆,柔顺利贞。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後顺得常。西南得朋,乃
  • 《东坡易》第三卦 屯 水雷屯 坎上震下
    “屯”: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  因世之“屯”,而务往以求功,功可得矣;而争功者滋多,天下之乱愈甚,故“勿用有攸往”。虽然我则不往矣,而天下之欲往者皆是也①,故“利建侯”。天下有侯,人各归安其主②,虽有往者,夫谁与为乱?  “校注”  ①欲往者:《苏氏易传》作“
  • 《东坡易》第四卦 蒙 山水蒙 艮上坎下
    “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  《彖》曰:“蒙”,山下有险,险而止,“蒙”。“蒙,亨”,以亨行时中也。“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应也。“初筮告”,以刚中也;“再三渎,渎则不告”,渎蒙也。蒙以养正,
  • 《东坡易》第五卦 需 水天需 坎上乾下
    “需”: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  《彖》曰:需,须也。险在前也。刚健而不陷,其义不困穷矣。“需,有孚,光亨,贞吉”,位乎天位,以正中也。  谓九五也。“乾”之欲进,凡为“坎”者皆不乐也,是故四与之抗,伤而后避;上六知不可抗,而敬以求免,夫敬以求免,犹有疑也。物之不相疑者,亦不以敬相摄矣,至于五则不然,
  • 《东坡易》第六卦 讼 天水讼 乾上坎下
    “讼”:有孚,窒,惕,中吉;终凶。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  《彖》曰:“讼”,上刚下险,险而健,讼。“讼,有孚,窒,惕,中吉”,刚来而得中也。“终凶”,讼不可成也。  初六信于九四,六三信于上九,而九二塞之,故曰:“有孚,窒。”而九四、上九亦不能置而不争,此“讼&rdqu
  • 《东坡易》第七卦 师 地水师 坤上坎下
    “师”,贞丈人吉,无咎。  丈人,《诗》所谓“老成人”也。夫能以众正有功而无后患者,其惟丈人乎?故《彖》曰:“吉,”又何咎矣!  《彖》曰:师,众也。贞,正也。能以众正,可以王矣。刚中而应,行险而顺,以此毒天下,而民从之,吉,又何咎矣!  用师,犹以药石治病,故曰“毒天下”。  《象》曰:地中有水,&ldq
  • 《东坡易》第八卦 比 水地比 坎上坤下
    “比”:吉。原筮,元永贞,无咎。不宁方来,后夫凶。  《彖》曰:比,吉也。比,辅也。下顺从也。“原筮,元永贞,无咎”,以刚中也。  “比:吉”,“比”未有不吉者也。然而比非其人,今虽吉,后必有咎。故曰“原筮”。筮所从也,“原”,再也。再筮,慎之至也。&ldqu
  • 《东坡易》第九卦 小畜 风天小畜 巽上乾下
    “小畜”,亨。密云不雨,自我西郊。  《彖》曰:小畜,柔得位而上下应之,曰“小畜”。  谓六四也。六四之谓小矣,五阳皆为六四之所畜,是以大而畜于小也。  健而巽,刚中而志行,乃亨。  未畜而亨,则“巽”之所以畜“乾”者,顺之而已。  “密云不雨”,尚往也;“自我西郊&rd
  • 《东坡易》第十卦 履 天泽履 乾上兑下
    履虎尾,不咥人,亨。  《彖》曰:“履”,柔履刚也。说而应乎“乾”,是以“履虎尾,不咥人,亨”。刚中正,履帝位而不疚,光明也。  “履”之所以为“履”者,以三能履二也。有是物者不能自用,而无者为之用也。“乾”有九二,“乾”不能用,而使六
  • 《东坡易》第十一卦 泰 天地泰 坤上乾下
    “泰”,小往大来,吉,亨。  《彖》曰:“泰,小往大来,吉,亨”。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内阳而外阴,内健而外顺,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  阳始于“复”而至于“泰”。“泰”而后为“大壮”,“大壮”而后为&
  • 《东坡易》第十二卦 否 地天否 乾上坤下
    “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  《彖》曰:“‘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则是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也。内阴而外阳,内柔而外刚,内小人而外君子,小人道长,君子道消也。  《春秋传》曰:“不有君子,其能国乎?”君子道消,虽有国,与无同矣。  《象》曰:天地不交,“
  • 《东坡易》第十三卦 同人 天火同人 乾上离下
    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贞  《彖》曰:“同人”,柔得位得中,而应乎乾,曰“同人”。  此专言二也。  “同人”曰:“同人于野,亨。”  此言五也,故别之。  利涉大川,“乾”行也。  “野”者,无求之地也。立于无求之地,则凡从我者,皆诚同也。彼非诚同,
  • 《东坡易》第十四卦 大有 火天大有 离上乾下
    “大有”:元亨。  《彖》曰:“大有”,柔得尊位,大中。而上下应之,曰“大有”。  谓五也。“大”者皆见“有”于五,故曰“大有”。  其德刚健而文明,应乎天而时行,是以“元亨”。  《象》曰:火在天上,“大有”。
  • 《东坡易》第十五卦 谦 地山谦 坤上艮下
    “谦”,亨。君子有终。  《彖》曰:“谦,亨”。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  此所以为“谦、亨”也。  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人道恶盈而好谦。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终也。  此所以为“君子有终”也。不于其终观之,则争而得、谦而失者,盖有之矣。惟相要于究极,然后知谦之必胜也。  《象》曰:
  • 《东坡易》第十六卦 豫 雷地豫 震上坤下
    “豫”:利建侯行师。  “豫”之言暇也。暇以乐之,谓“豫”。建侯所以“豫”,“豫”所以行师也,故曰“利建侯行师”。有民而不以分人,虽欲“豫”可得乎?子重问晋国之勇,栾鍼曰:“好以暇。”是故惟暇者为能师。  《彖》
  • 《东坡易》第十七卦 随 泽雷随 兑上震下
    “随”:元亨,利贞,无咎。  《彖》曰:“随”,刚来而下柔,动而说,“随”。大亨,贞无咎,而天下随时。“随”之时义大矣哉!  大、时不齐,故随之世,容有不随者也。责天下以人人随己而咎其贞者,此天下所以不说也,是故“大亨”而“利贞”者。贞者无咎,而天下随时。时者
  • 《东坡易》第十八卦 蛊 山风蛊 艮上巽下
    “蛊”:元亨,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後甲三日。  《彖》曰:“蛊”,刚上而柔下,“巽”而止,“蛊”。“蛊,元亨”,而天下治也。“利涉大川”,往有事也。“先甲三日,後甲三日”,终则有始,天行也。  器久不用而虫生之,谓之“蛊&r
共有1238条信息13/27首页上一页12...12131415...2627下一页尾页

星座查询

情侣速配

性格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