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二)女子月汛紫极曰:女子者,属阴,天有日月分阴阳,女子以应月。气为阳,血为阴,男白女赤,女子以血为主。故月汛之期以应月,当二十九日为一期。此平女之行也。 紫极曰:女子之月,或行于朔,或于望,或先期,或后期,皆有所由也。 紫极曰:初一日,阴极而阳生,女子属阴,当随阴故。岂不知日之阴极即月之阳极,与男子有别。初一日夜半,日地月三星同线,人居极点,引力盛于平时,阴之极也。十五日中,三星亦一线,人居中,引力若平,阴阳
- (十三)脉决八法九宫紫极从师易医,师言脉法之道,初烦后简,得心应手之时唯浮沉迟数四总纲足矣!习脉之道,先观频湖脉学。二十七脉明于心。而后方可试之。 紫极习频湖之道三月。知师之说非虚言。浮沉迟数牢记于心,时时不忘。左右练手,世人以之为颠。常自思:师以四象配四纲,吾当以八卦配八脉。乃以易练医,于师四纲之外复增虚、实、动、弱四维。 小子习脉决,紫极亦如师言,分八脉以授之。 紫极授脉决: 八卦脉决: 乾为天轻按可取。坤
- (十四)难经别脉小子问曰:“愿闻难经所言脉法。” 紫极曰:“难经以手太阴经分寸关尺,以肺朝百脉故。以相似论言之,左右手以手太阴重迭,两鱼际处当作头,而以下可分肝脾肾命门也。关处为关口,脐也。关上为阳,肺心也。关下为阴,肾命门也。在关中为中焦肝脾也。心乃阳中之太阳,居左寸。肺乃阳中之太阴,居右寸。肝乃阴中之少阳,居左关。脾乃阴中之至阴,居右关。肾乃阴中之少阴,居左右尺。因肾有两枚,
- (十五)人体河洛秦越人得受于异人,百日可隔垣睹物。医道之能,可比于上古扁鹊。故明医者,皆明异之能也。 小子习禅定日久,欲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气机窜动,不能自己。 乃问道于紫极:“予习针道,知经络。先生曾言,经气若水,奈何气至顶峰,不行正经?” 紫极曰:“佛家修为,以性领命。中有密宗,修三脉七轮,不入正经。道家,以命合性,炼精化气,行奇经八脉,亦不入正经。医家有论,正经似渠,奇经
- (十六)断易偏论小子问师:“古之蓍草,今代之以钱,有理乎?无理乎?” 紫极曰:“有理。钱数三,字贝二,相合有六。少阴少阳用数七八,三八二十有四,老阳也。二八合七共二十有三,少阴也。二七合八二十有二,少阳也。三七二十有一,老阴也。此即内经所云:女子七岁肾气盛,丈夫八岁肾气实,阴阳互用之理也。字为阴,贝为阳,亦内经所云:腹为阴,背为阳也。易以数谋,钱三所生之数,不过有四,太少阴阳俱,
- (十七)皇极经世紫极曰:“道乃德之体,德乃道之用。道德有顺逆,顺为生德,逆为死德,生德生人而已死,逆为死德恒不死。易逆数也。 天之德,乃天道之用也。顺道德之生德以为德,由生而死,故天德久亦死。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人之德顺天德以生人,以生德之德为德,故人亦死。 人之心德可顺可逆,逆天德,从道德,可与道恒久。故曰:顺则死,逆则仙也。 德之体本乎道。天德亦本乎天道。人德于天德从乎天,知天之道可观,日
- (十八)大千世界小子问:“佛说诸经,动口即言三千大千世界。此世界若何?” 紫极曰:“佛说世界,即今之系统也。一千世界为一小千世界,一千小千世界为一中千世界,一千中千世界为一大千世界,有三千大千世界,有那由他千三千大千世界。佛说世界,中有须弥山,周有四大洲,外有铁围山,铁围山之外乃另一世界。佛说世界,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等同道家之气。” 小子问曰:“何以系
- (十九)因果轮回小子问师:“古圣贤多以‘我是谁?’而悟道,我为真假?” 紫极曰:“我生之前,有我为假,因我未生。无我为假,因为将生。我生之中,有我为假,因我将灭,无我为假,因我已生。我灭之后,有我为假,因我已灭,无我为假,因我曾生。” 小子曰:“我常生常灭,不生不灭,真假皆错!” 紫极曰:“常生常灭错,不
- (二十)崇证论治小子问曰:“《素问、移精变气论篇第十三》黄帝问曰: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己。此何论治?” 紫极曰:“恬淡之世,邪不能深入也。故毒药不能治其内,针石不能治其外,故可移精祝由而己。此古祝由非同今。今有病不可医药者,祝由可愈,乃崇之证也。” 小子曰:“敢问其理?” 紫极曰:“因果轮回汝已明了,崇证之由汝亦
- (二一)实证脉学紫极曰:“习脉之道,气和为先。呼吸平气,验之以秒。脉明指下,功在平时。常玩众脉,若痴若颠。三指之下,气运至此。双手相合,如抱太极。三指相对,若连非连。久而行之,灵而且敏。” 紫极曰:“脉道之贵,在乎平脉。先观气色,方可验脉。均匀为本,结代血病。三指之下,而验浮沉。数热迟寒,一定之理。均匀者,太极之脉也。浮沉迟数,四象知而脉象可毕也。” 紫极曰:&ld
- (二二)阴阳水火小子问师:“人生之于水,焉或于火?” 紫极曰:“非水非火” 小子问:“古名医者皆有所论,或人生于水,或于火,先生何言非水非火?” 紫极曰:“然,男精女血,相合而成身躯,是水兮?是火兮?身躯之成,假之五行,即曰假,真五行仍俱,故曰人之生,非水非火。五行皆有,缺一不可,岂可持于一端!” 小子问曰:&ld
- (二三)三焦命门小子问师:“手足阴阳十二经,本当有脏腑之象与之应,厥阴心包、少阳三焦虽曰脏腑二象,此居何地?” 紫极曰:“心包者即经中言之心主,出属心包络,手心主外合于漳水,内属于心包。膻中者,心主之宫城也;故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包络者,心主之脉也,故知心包者乃心外之护膜也。辟如紫禁城,主者为心,内城者心主也,外城者膻中也。然心包为一脏乎?《难经》二十五难曰:&ldq
- (二四)五行别派阳春三月桃花夭,紫极兴味盎然。小子问于师‘调木通候’。 紫极曰:“吾易医玄门首重者木,故称‘调木派’。五行者木、火、土、金、水,当应五大家。自仲圣以来,金元四大家以成,欲知‘调木’,必先知此四家,而后方可知本门之用。” 小子曰:“四大家者,张、刘、李、朱,先生曾说。子和先生主汗、吐、下三法,
- (二五)六经辩疑小子问于师:“经曰:‘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伤寒一日,巨阳受之,二日阳明受之。三日少阳受之,四日太阴受之,五日少阴受之。六日厥阴受之。’此何谓也?” 紫极曰:“太阳、阳明、少阳,三阳也。太阳为表,阳明为里。少阴、太阴、厥阴,三阴也。少阴为表,太阴为
- (二六)正反生克小子问曰:“五行有生死,生中有克,克中有生,母可生子,子可反哺,以似人伦。非克不能生,非生难以克,以似三纲。以我解先生意,然否?” 紫极曰:“然!气有承制胜复,五行者,气也。故亦然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此为五行之相生。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此为五行相克。水可生金,金可生土,土可生火,火可生木,木可生火,此谓反生。金可克火,火
- (二七)远公论黄紫极曰:“远公者,陈士铎先生,分黄有阴黄,阳黄,热黄,寒黄,燥黄,湿黄,血黄,气黄。先生以之应八卦。凡燥热气皆属阳,寒湿血皆属阴。” “阴黄之为病,以应坤卦,湿不甚,黄不深,下身黄,上身反不黄,夜间不安,小便涩。日间安,小便反利。法发茵陈为君,佐以茯苓、泽泻、苡仁,加之五苓散,茵陈可用三五钱,不必至五钱开外。” “寒黄之为病,以应坎卦,一
- (二八)时病论治紫极诊脉,小子立于侧。病者少妇,年不过三十有几,观脉象迟濡,两尺沉虚,尺下尤弱。观面色有难,乃问之曰:“是否曾剖腹产?小儿生于寒月。”答曰:“然!小儿已六周。”乃断之曰此作风湿,一身骨节尽痛。当用身痛二号。小子抓药,病者出。 小子乃问:“先生此断因何?” 紫极曰:“脉象之中,迟者为寒,濡者为湿,肾阳脉沉,病为在里,
- (二九)左右阴阳紫极曰:“《内经》者,上古之奇文也。非凡人可作,所言皆非虚。凡习易医者不可不修习之” 小子问难:“师说《经》非虚言,奈何《刺禁论篇第五十二》中有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如是章句。今之按肝之部乃在右,肺生于上,所言虚否?” 紫极曰:“非虚也!《经》中有如是言,有好事欲灭我中医者,常以此句言中医所谓不科学。此不识中医也!断章取义。此句亦为《经》中密
- (三十)子午流注浑元子问子午流注针法。 紫极授众弟子易医玄门子午流注篇。 紫极曰:“子午者,在天为时,在地为经,在人为注。” 小子问:“何为注?” 紫极曰:“注者,即流注也!含时空而为一,气血之注也。当何时注何经,即此也。《灵枢》篇章有‘一日一夜五十营,以营五脏之精,不应数者,名曰狂生。所谓五十营者,五脏皆受气,持其脉口,数其至也。五十动
- (三一)般若心经小子问曰:“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六百卷,当如何念?” 紫极曰:“六百般若波羅蜜多,可简作金刚般若波羅蜜多,复简作般若波羅蜜多心,心经一部唯一字,当如是念!” 小子问:“一何字?” 紫极曰:“观” 小子乃曰:“昔从先生行禅定,未得闻‘观’字,今既得‘观&rs
- (三二)不二法门天皇伏羲大帝画八卦,制九针,以刺经络,民苦疾得以乐!复密传八卦针法,不可思议! 小子问师:“针砭之道,刺十二正经、奇穴,头痛医脚,脚痛医头,皆有迹可循。由是奇经八法,子午流注出矣!八卦针法,不循经穴,不合奇脉,而医疾尤为神速,其当奈何如是因?” 紫极曰:“针砭之法,《内经、灵枢》言之最祥,中有正经医疾法,亦有八卦针法。正经医疾法此不多言,经中大篇有论。师为汝说八
- 《周易》上经乾(一) 经文: 乾(1):元亨,利贞(2)。 初九(3):潜龙勿用(4)。 九二:见龙在田(5),利见大人(6)。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7),夕惕若厉(8),无咎(9)。 九四:或跃在渊(10),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11)。 用九(12):见群龙,无首吉(13)。 注释: (1)乾:卦名。帛书《易经》(以下简称帛《易》)作“键&rdq
- 《周易》下经咸(三十一) 经文: 咸(1):亨,利贞。取女,吉(2)。 初六:咸其拇③。 六二:咸其腓④,凶。居吉。 九三:咸其股,执其随⑤,往吝。 九四:贞吉,悔亡。憧憧往来,朋从尔思⑥。 九五:咸其脢⑦,无悔。 上六:咸其辅颊舌⑧。 注释: ①咸:卦名。有感应,交感之意,引申为夫妇之道。 ②取女,吉:娶此女,则吉利。取,娶。 ③咸其拇:脚拇趾感应而动。拇,即脚大指。 ④咸其腓;腿肚子
- 彖上彖上《乾》——《履》 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②。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③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④。“牝马&rdq
- 彖下彖下《咸》——《解》 咸,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止而说,男下女,是以“亨”,利贞,取女“吉”也。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1)恒,久也。刚上而柔下,雷风相与,巽而动,刚柔皆应,恒。恒“亨,无咎,利贞”,久于其道也。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ld
- 象上注释: (1)象,此指卦象。《周易》是一部专设卦画以示卦象之书。“易者象也。”易象是对自然之象的效法,“象也者,像此者也。”从广义角度看,《周易》卦爻辞、及《说卦》所列之象皆为卦象,故“彖者,言乎象者也”。“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系辞》)。”所以先儒有将象分为二种者:“象辞或有实象,或有假象
- 象下象下《咸》——《睽》 山上有泽,咸。君子以虚受人。“咸其拇”,志在外也。虽“凶居吉”,顺不害也。“咸其股”,亦不处也。志在“随”人,所“执”下也。“贞吉悔亡”,未感害也。“憧憧往来”,未光大也。“咸
- 文言“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2)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贞。”(3)初九曰:“潜龙勿用。”何谓也?子曰:“龙德而隐者也
- 系辞上(一)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2)动静有常,刚柔断矣。(3)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4)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雷。(5)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6)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简能。(7)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易间而天下
- 说卦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著,(2)参天两地而倚数,(3)观变于阴阳而立卦,(4)发挥于刚柔而生爻,(5)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6) 注释: (1)案马王堆出土帛书《系辞》杂有今本《说卦》前三章,《隋书·经藉志》载:“及秦焚书,……唯失《说卦》三篇。”可以断定《说卦》在流传过程中有错简、误论现象。因材
- 序卦(一) 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①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故受之以屯。屯者,盈也。屯者,物之始生也。②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蒙者,蒙也,物之穉也。③物穉不可不养也,故受之以需。需者,饮食之道也。④饮食必有讼,故受之以讼。讼必有众起,故受之以师,师者,众也。⑤众必有所比,故受之以比。比者,比也。比必有所畜,故受之以小畜。⑥物畜然后有礼,故受之以履。履而泰然后安,故受之以泰。泰者,通也。⑦物不可以终通,故受之
- 杂卦乾刚坤柔,比乐师忧(1)。临观之义,或与或求。屯见而不失其居,蒙杂而著(2)。震,起也;艮,止也。损益,盛衰之始也。大畜,时也;无妄,灾也(3)。萃聚而升不来也,谦轻而豫怠也。噬嗑,食也;贲,无色也。兑见而巽伏也(4)。随,无故也;蛊,则饬也。剥,烂也;复,反也。晋,昼也;明夷,诛也(5)。井通而困相遇也。咸,速也;恒,久也。涣,离也;节,止也。解,缓也;蹇,难也。睽,外也;家人,内也。否泰,反其类也
- 《周易本义》作者简介朱熹(1130——1200)撰。 朱熹,字元晦,亦字仲晦,别号有晦庵、晦翁、云谷老人、沧州病叟等。天资聪慧。十四岁时父亲去世,遵父遗训,师事胡宪、刘勉之、刘子翬三先生。十九岁登进士第,一生叙任官职二十余次,但遭逢不遇,抑郁不得志。二十四岁时问学于其父同学、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因得承袭洛学正统。与张栻、吕祖谦同出其时,过从甚密,人称“东南三贤”,为宋代理
- 《周易本义》易传序易传序 易变易也。随时变易以从道也。其为书也、广大悉备。将以顺性命之理、通幽明之故、尽事物之情、而示开物成务之道也。圣人之忧患后世、可谓至矣。去古虽远、遗经尙存。然而前儒失意以传言、后学诵言而忘味。自秦而下盖无传矣。子生千载之后、悼斯文之湮晦、将俾后人沿流而求源。此传所以作也。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尙其辞、以动者尙其变。以制器者尙其象、以卜筮者尙其占。吉凶消长之理、进退存亡之道、备于辞。推辞考卦可
- 周易本义序例系辞传曰、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又曰、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河图之数也。洛书盖取龟象。故其数、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蔡元定曰、图书之象、自汉孔安国·刘歆、魏关朗子明、有宋康节先生邵雍尧夫、皆谓如此。至刘牧始两易其名而诸家因之。
- 第二卷 下经艮下,兑上。 咸:亨,利贞,取女吉。取,七具反。咸,交感也。兑柔在上,艮刚在下,而交相感应,又艮止则感之专,兑说则应之至,又艮以少男下于兑之少女,男先于女,得男女之正,婚姻之时,故其卦为咸。其占亨而利贞,取女则吉。盖感有必通之理,然不以贞,则失其亨,而所为皆凶矣。 《彖》曰:“咸”,感也。释卦名义。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止而说,男下女,是以“亨,利贞,取女
- 第三卷 系辞一 系辞上传第一章 系辞上传传,去声。后同。 《系辞》,本谓文王、周公所作之辞,系于卦爻之下者,即今经文。此篇乃孔子所述《系辞》之“传”也,以其通论一经之大体凡例,故无经可附,而自分上下云。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断,丁乱反。见,贤遍反。天地者,阴阳形气之实体。乾坤者,《易》
- 第四卷 卦传说卦传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幽赞神明,犹言赞化育。《龟传》曰:“天下和平,王道得,而蓍茎长丈,其丛生满百茎。”参天两地而倚数,参,七南反。天圆地方,圆者一而围三,三各一奇,故参天而为三。方者一而围四,四合二偶,故两地而为二。数皆倚此而起,故揲蓍三变之末,其余三奇则三三而九,三耦则三二而六,两二一三则为七,两三一二则为八。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
- 第五卷 彖传上彖传 彖、卽文王所系之辞。传者、孔子所以释经之辞也。后凡言传者放此。 乾下乾上乾 ○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彖、吐乱反。○此专以天道明乾义。又析元亨利贞为四德、以发明之。而此一节、首释元义也。大哉、叹辞。元、大也、始也。乾元、天德之大始。故万物之生、皆资之以为始也。又为四德之首、而贯乎天德之始终。故曰统天。 云行雨施、品物流形。施、始豉反。卦内同。○此释乾之亨也。 大明终始、六位时成。
- 第六卷 象传象者、卦之上下两象、及两象之六爻、周公所系之辞也。 乾下乾上 乾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乾卦之象也。凡重卦皆取重义、此独不然者、天一而已。但言天行、则见其一日一周、而明日又一周、若重复之象、非至健不能也。君子法之、不以人欲害其天德之刚、则自强而不息矣。 潜龙勿用、阳在下也。阳、谓九。下、谓潜。 见龙在田、德施普也。 终日乾乾、反复道也。复、芳服反。本亦作覆。○反复、重复践行之意。
- 第七卷 文言传此篇申彖传象传之意、以尽乾坤二卦之蕴。而余卦之说、因可以例推云。 ○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长、丁丈反。下长人同。干、古旦反。○元者、生物之始。天地之德、莫先于此。故于时为春、于人则为仁。而众善之长也。亨者、生物之通。物至于此、莫不嘉美。故于时为夏、于人则为礼。而众美之会也。利者、生物之遂。物各得宜、不相妨害。故于时为秋、于人则为义。而得其分之和。贞者、生物之成。实理
- 附录 眞势中州易经上经 乾下乾上乾 乾、元亨。利贞。 〔彖传〕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六爻发挥旁通情也。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补足】 ·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六爻发挥旁通情也。 〔大象〕天行乾。君子以自强不息。 【补足】 ·乾&middo
- 《周易参同契》书籍相关本书为中国东汉魏伯阳关于炼丹理论的著作。简称《参同契》。公元2世纪成书,是现存中国炼丹史方面最古的著作。 参,三也;同,通也;契,书契。《周易参同契》谓大易、黄老、炼丹炉火三道相通。魏伯阳借汉易学、黄老道描述金丹的理论,这使《参同契》在道教思想史上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该书以华美的文笔、众多的譬喻,描写炼丹的思想。它认为万物的产生和变化,皆阴阳的精气舒发的结果。 此书中首次把《易》理和炼丹联系起
- 魏真人自序会稽鄙夫,幽谷朽生,挟怀朴素,不乐权荣。栖迟僻陋,忽略利名,执守恬淡,希时安宁。晏然闲居,乃撰斯文。歌叙大易,三圣遗言。察其旨趣,一统共论。勿在顺理,宣耀精神。神化流通,四海和平。表以为历,万世可循。叙以御政,行之不繁。引内养性,黄老自然。含德之厚,归根返元。近在我心,不离己身。抱一毋舍,可以长存。配以伏食,雄雌设陈。挺除武都,八石弃捐。审用成物,世俗所珍。罗列三条,枝茎相连。同出异名,皆由一门。非徒
- 大易总叙章第一乾坤者,易之门户,众卦之父母。坎离匡廓,运毂正轴,牝牡四卦,以为橐□(瀹去氵加竹)。覆冒阴阳之道,尤工御者准绳墨,执衔辔,正规距,随轨辙,处中以制外,数在律历纪。月节有五六,经纬奉日使,兼并为六十,刚柔有表里。朔旦屯直事,至暮蒙当受,昼夜各一卦用之依次序。即未至晦爽,终则复更始,日月为期度,动静有早晚。春夏据内体,从子到辰巳,秋冬当外用,自午讫戌亥。赏罚应春秋,昏明顺寒暑,爻辞有仁义,随时发喜怒,如是
- 乾坤设位章第二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天地者,乾坤之象也;设位者,列阴阳配合之位也;易谓坎离者,乾坤二用。二用无爻位,周流行六虚,往来既不定,上下亦无常,幽潜沦匿,变化于中,包囊万物,为道纪纲,以无制有,器用者空,故推消息,坎离没亡。言不苟造,论不虚生,引验见效,校度神明,推论结字,原理为证。坎戊月精,离巳日光,日月为易,刚柔相当,土旺四季,罗络始终,青赤黑白,各居一方,皆秉中宫,戊巳之功。
热门标签
星座查询
情侣速配
性格解读
最新更新